ID: 8350003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复习学案

日期:2025-05-25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14次 大小:15268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高中,习学,进步,社会,意识,创新
  • cover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复习学案 一、基础知识过关(要求:默写上) 1.辩证的否定是 的否定,而非外力的否定。 2.实现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是 。 3.辩证的否定是 的环节,是 的环节。 4.辩证否定的实质是 。 5.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 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 理解,既对现存事物必然 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 方面去理解。 6.辩证法的本质是 、 和 。 7.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创新更新了人们的 ,促进了 的进步,提高了 的素质,开辟了更广阔的 ,推动了 的发展。 8.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9.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10. 是引领文化发展的第一动力。 二、核心知识背诵过关: 1.辩证的否定观 2.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3.创新的作用 三、《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知识体系构建: 四、火眼金睛,你来辨一辨: 1.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抛弃”。 2.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和发展的环节。 3.辩证的否定是事物之间的相互否定。 4. 科学技术的每一个进步都是通过创新实现的。 5.辩证否定的思维方法就是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 6.实践基础上的制度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7.创新决定着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 8.事物经过辩证的否定实现了向自身的回归。 9.科学技术的创新决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五.反馈训练: 1.清朝思想家魏源说:“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长,不知人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长,则不可以用人,不可以教人。用人者,取人之长,辟人之短;教人者,成人之长,去人之短也。惟尽知己之所短而后能去人之短,惟不恃己之所长而后能收人之长;不然,但取己所明而已,但取己所近而已。”上述观点表明 ①抓主要矛盾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②矛盾的斗争性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 ③要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事物看待问题 ④要善于创造条件促使事物向有利的方向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近年来,被誉为“中原肺叶”的河南省栾川县注重生态建设,积累生态资本,打造了集山川游、森林游、农家游于一体的森林旅游品牌体系,旅游收入达70多亿元,实现了由“卖矿产”到“卖生态”的转变,打通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道路。该县的做法 ①抓住主要矛盾,把生态建设作为当地发展的中心工作 ②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以生态优先促经济发展 ③恰当地处理了次要矛盾,从而提高森林生态服务效益 ④抓住了矛盾的主要方面,以经济效益彰显出生态效益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广州坚持全球视野、高点站位,先后实施营商环境1.0、2.0、3.0改革,从“简政放权”到“重点领域营商环境攻坚”,再到“实施跨部门革命性流程再造”,实现营商环境改革“三级跳”,由此获评全国营商环境的“标杆城市”。由此可见 ①创新是实现事物发展的根本途径 ②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③事物发展必然要经历曲折的过程 ④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与上升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今年以来,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技术已开始与各行各业相结合,国家也对包括VR/AR技术进步在内的高新科技予以强烈关注与政策支持,VR/AR+教育、医疗、生产、娱乐、培训等模式的确立将极大的改变人们的生活与生产方式,将带来一场深刻的变革。这表明 ①实践基础上的科技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②各行各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在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下形成的 ④把握联系的多样性有利于各行业价值的创造性实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某地抛弃“门票经济”思维,结合自身优势大力提升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景区文化内涵,提供多样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