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362107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4.2.2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教案

日期:2024-06-21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9次 大小:1796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济南,生物,八年级,上册,4.2.2,两栖
  • cover
4.2.2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以青蛙为例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合作交流,并在科学探究中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两栖动物的生存现状,热爱大自然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升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 举例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有过程。 (二)难点: 青蛙和早期蝌蚪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的区别。 三、教学方法: (一)情景教学法:导入阶段展示《蛙声十里出山泉》图片,激趣并凸显美育价值。 (二)探究式教学法: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完成相关知识学习研究,课上进行汇报交流。 (三)合作学习法:小组内部成员也分工协作,提高合作交流能力。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问题引入】 提问:青蛙怎么叫?以老师对《蛙声十里出山泉》的不解,提到小蝌蚪变青蛙。学生观看视频,以视频中大家熟悉的青蛙,大家习惯性说青蛙是益虫,提到青蛙是什么动物?引入两栖动物 让学生回忆:什么是两栖动物? 请学生举例:哪些是两栖动物? 【拓展】:出示大鲵、蝾螈等的图片,向同学介绍其他两栖动物。以青蛙的生殖和发育为例讲解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自主求知】 可以自学教材57页,完成下面问题: 1、青蛙的生殖 出示青蛙生殖过程的相关图片,并设置问题。 (1)青蛙的繁殖季节?生活在什么的环境? (2)会鸣叫的青蛙是雄蛙还是雌蛙?为什么要鸣叫? (3)青蛙的抱对有何意义? (4)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在何处进行? (出示图片:鸣叫、抱对、蛙卵)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出青蛙的生殖特点:雌雄异体、体外受精、卵生、受精过程离不开水。? 【学生分析、讨论】 ?通过观察图片教会学生观察、认识事物的次序。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较好地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 设计具有层次性、启发性的问题,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学生积极思考,相互交流,最终获得新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青蛙的发育 【分组观察、讨论】 (1)学生回忆青蛙的生殖发育过程的录像片段。 (2)青蛙的发育过程经过了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时期。 观察后,分组讨论。学生讲解,师生共同总结。 青蛙的发育在水中进行,经过受精卵→生有外鳃的蝌蚪→生有内鳃的蝌蚪→生有前肢的蝌蚪 →生有四肢的蝌蚪→幼蛙→成蛙等时期。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游泳,蝌蚪这个时期很像鱼。 (3)以组为单位完成蝌蚪与成蛙比较表: 比较早期蝌蚪和成蛙 生活环境 呼吸器官 有无尾 有无四肢 运动方式 早期蝌蚪 成 蛙 引导学生归纳青蛙发育的特点:变态发育,幼体发育离不开水。 并提出问题:乌龟、蛇、鳄鱼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它们也是两栖动物吗? 【小结】:大家谈———让学生当个小小演说家,总结两栖动物的概念。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兼用皮肤辅助呼吸,这样的动物叫做两栖动物。 展示蝗虫、家蚕和蛙发育过程图,对比蛙的发育过程与我们前面所学的昆虫的发育有什么不同? 教师引用古诗词“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以及谚语“春捕一只蛙,秋少一担谷”,引导学生思考:青蛙和人类的关系。 问题:(1)某些地区出现畸形蛙的原因是什么? (2)青蛙是庄稼的保护神,农民的好朋友。从上述事例中保护青蛙从你怎样做起? 启发引导:用事实说话:环境的变迁和水质污染都给青蛙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可这些归根结底却都是我们的“杰作”。青蛙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保护青蛙,人人有责。 师生共同完成对整节内容的反思感悟,达到树立环保意识的目的。 【作业】 1、【开放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