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课 回顾知识 美好生活的向导(哲学) (一)来源 (二)本义 (五)概念 P6-9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哲学有正误之分 (三)作用 (四)任务 4.从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1.从本义上 3.从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 2.从与世界观的关系 正确指导 错误指导 真正的哲学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第1课时 哲学的基本问题 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 1、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是什么? 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什么? 3、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是什么? 4、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的原因 我思故我在 西方理性哲学开创人:笛卡尔 我在故我思 西方存在主义大师:萨特 先有思维还是先有存在? 它们谁决定着谁? 哲学的基本问题 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笔记 (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p10-1划 注意: A、思维—存在相搭配,意识—物质相搭配,不要混淆使用。 B、“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不同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核心归纳 思维和存在的不同提法 普通说法 思维 存在 精神、意识 物质 在历史观中 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 在日常生活中 主观 客观 活动探究 (王老师的水杯) 请你闭上眼睛在你脑海中绘画出王老师的水杯是怎么样的 你可以简单地画出来么? 有什么特点? 唯物主义: 1、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选)--p10-2 划 存在决定思维 (物质决定意识) 思维决定存在 (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 笔记 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 我以及世界是客观存在的,和你的意识是没有关系的 物质决定意识———唯物主义 《见与不见》—仓央嘉措 英国哲学家:贝克莱 存在就是被感知 认为意识决定了世界万物的存在(唯心) 1、人的能力不能超出感觉经验或现象的范围,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及发展规律 。 2、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不可知论 可知论 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p11-1划 笔记 可知论(新发现、理论) 不可知论 (选) (康德、休谟) (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原因)--p11-2-—p12-1(划) 从生活实践看:首先遇到且无法回避。 从哲学研究看:首先遇到且必须回答。 从哲学发展看:贯彻哲学发展的始终。 思维导图 课后作业 1.有人说:“凡是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凡是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谈谈你的看法。 2.运用“哲学的基本问题”知识,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 (两个题目,自选一个,高质量书面完成) 1、“眼开则花开,眼闭则花寂” 2、“存在即被感知”。 3、赫拉克利特: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 4、“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5、“只要闭上眼睛,世界上就没有什么悬崖。” 6、泰勒斯:“水”是万物的“始基”。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 典例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哲学基本问题的角度看,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的变化体现了 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②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 ③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④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 2.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是 A.思维决定存在的问题 B.存在决定思维的问题 C.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