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407536

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单元第2课时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ppt课件 课时训练 教案)

日期:2024-06-09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17次 大小:459706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数学,义和,教案,训练,课时,课件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课时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6页例2。 【教学目标】 1.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2.总结并掌握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会运用这些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乘、除法的意义,掌握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能运用这些关系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知道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那么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乘法的意义。 出示例2插图和第(1)题。 (1)学生看图读题,提问:怎样列式计算? 指名回答。板书:用加法算:3+3+3+3=12用乘法算:3×4=12 (2)哪种方法简便? (3)从上面的算式来看,谁能说一说:乘法是一种怎样的运算?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师板书: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3×4=12 ??? 因数因数积 2.教学除法的意义。出示例2第(2)、(3)题。 学生读题后,提问 (1)怎样列式计算?学生口答,师分别板书:12÷3=412÷4=3 (2)与第(1)题相比,第(2)、(3)题分别是已知什么?求什么?怎样算? 指名几个学生回答后,师重复说明:第(2)、(3)题分别是已知两个数的积和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用除法计算。 (3)由此看来,除法是一种怎样的运算呢? 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 小组内讨论交流后汇报,师归纳并板书: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12÷3=4 12÷4=3 ??? 被除数除数商 (4)观察比较第(1)、(2)、(3)题的条件、问题和算式,说一说除法和乘法有什么关系? 指名回答后,师归纳: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3.教学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1)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小组讨论,指名汇报,师投影出示教科书第6页关系式。 (2)想一想: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与商、除数和余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小组讨论、交流。 (3)我们的学习、计算中,运用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可以解决哪些问题? 指名回答,师归纳:乘、除法的验算,填乘、除法算式中的未知数等都是用到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来解决。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学生对乘、除法的意义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这节课是在已学的基础上对乘、除法的意义及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加以概括、总结,使学生有更明确的认识。因此,学生都比较活跃,学得轻松、愉快。对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掌握得比较好,都能正确运用这些关系来求乘、除法算式中的未知数和乘、除法的验算。只是少数同学计算不细心,还需要提高计算能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课件网) 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第2课时 乘、除法的意义 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第1单元 四则运算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差=被减数-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复习旧知 新课导入 问题:1. 根据题意,列式计算。 用加法算:3+3+3+3=12 用乘法算:3×4=12 2. 算式中的3和4各表示什么意思? (1)每个花瓶里插3枝花,4个花瓶一共插了多少枝花? (1)每个花瓶里插3枝花,4个花瓶一共插了多少枝花? 3 × 4 = 12 像这样,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探究新知 3+3+3+3=12 3 × 4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