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8411100

教科版(2001)五年级科学上册-1.6做一个生态瓶 教案

日期:2025-05-23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2次 大小:2560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教科,2001,五年级,科学,上册,-1.6
  • cover
附表1: 教学设计表 一、基本信息 课名 做一个生态瓶 学科(版本) 教科2001课标版 章节 第一单元第6课 课时 第 1 课时 年级 五年级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池塘里的生物环境资料,认识自然环境下的生态系统,设计建造生态瓶的方案。 能力目标:能根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建造生态瓶,并坚持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观察。 情感目标:1、能互相听取意见,共同协作建造生态瓶,并分工进行管理和观察。 2、培养爱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学习者分析 五(5)班的学生经过两年的科学课学习,已经掌握了学习科学的一些学习方法技能,如观察、记录、简单实验等。但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不敢勇于发言与交流。这些本节课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经历更为完整的学习探究过程。让学生通过设计生态瓶建造方案来研究生态群落,认识到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提高学习科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设计建造生态瓶的方案以及根据方案来做一个生态瓶。 教学难点:理解这些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解决措施: 1、针对生物、非生物、建造方法,让学生充分讨论交流,提出某个条件、老师追问为什么,激起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便于设计方案。 2、分组进行设计活动,重点讨论要有什么重点材料?数量多少?要考虑哪些因素? 3、请有代表性的小组上台展示,学生代表进行介绍,其余学生补充、质疑、评价,提出不同看法。 4、各组针对提出的建议,修改完善生态瓶建造方案。 5、各小组动手进行建造活动,老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五、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起止时间(’”- ’”) 环节目标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媒体作用及分析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0’00”-14’56” 认识自然环境下的生态系统,了解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关系。 (一)、PPT课件出示以下问题,学生观察思考: 1、池塘里有哪些生物和非生物? 2、非生物对生物有什么作用? 3、水生生物需要哪些生存条件? 4、池塘里的植物为动物提供了哪些帮助? (二)、老师小结,板书课题:做一个生态瓶。 1、学生观察思考,回答问题。 2、对于同学的回答,其他同学可以进行及时补充或者反驳。 通过播放池塘群落的视频和展示池塘剖面图,直观再现池塘里的生物环境资料。同时 PPT课件出示问题,学生观察时带着问题思考。 二、合作探究,设计方案。 14’57”-35’20” 认识自然环境下的生态系统,设计建造生态瓶的方案。 (一)、PPT展示要做一个生态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学生设计好方案后进行汇报交流,老师评价小结。 (二)、微课演示生态瓶的建造步骤,师生共同完善、修订方案。 学生分小组进行设计活动。 小组上台汇报交流设计方案。 修改、完善设计方案。 1、PPT课件出示设计方案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对学生的设计起到指引作用。微课起到突破重点的作用。 2、投影仪展示方案,便于学生汇报交流。 三、根据方案,建造生态瓶 35’21”-39’28” 能根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建造生态瓶。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一)、老师准备部分材料,各小组上台领取,注意按照设计方案建造,也可以加入自带材料到生态瓶。 (二)、老师巡视指导。欣赏、评价生态瓶,老师及时表扬完成比较好的小组,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各小组进行建造生态瓶活动。建造过程中与设计方案对照。 四、课外延伸,拓展知识 39’30”-40’00”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怎样才能让生态瓶里的生物生存得更好。 让学生坚持每天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观察,并填写“生态瓶观察记录表”。 PPT展示“生态瓶观察记录表” 六、教学流程图 谈话开始上课。 学生观看思考。 课件:视频、图画导入新课。 老师归纳小结,板书课题。 课件:理解池塘群落生态系统。 学生交流评价,完善设计。 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