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8444735

2.2 细胞膜和细胞壁 课件(27张PPT)

日期:2025-02-13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5次 大小:189663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细胞膜,细胞壁,课件,27张,PPT
  • cover
第二节 细胞膜和细胞壁 1.概述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难点) 2.通过教材活动,理解并说出细胞膜的选择透性。 (重点) 3.说出质膜组成成分的生理作用。(重点) 4.说出植物细胞壁的组成和生理作用。 一、细胞膜有选择透性(功能特点) 1.质膜:细胞膜又叫质膜。 2.透性:质膜有允许某种物质透过的特性,称为质膜对该物质的透性。 ? 实验处理 甲组:将两粒泡胀的玉米种子,用刀片沿胚的中线纵向切开,用稀释20倍的红墨水染色,2min后洗去浮色观察 乙组:将两粒泡胀并煮熟的玉米种子,用同样的方法染色处理 实验现象 ? 乙 (已煮熟) 甲 (未煮过) 胚染色深 胚染色浅 活动: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 纵切 ? 这两组玉米籽粒的胚着色情况有什么不同?为何会有这样的不同?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 提示:煮熟的玉米胚细胞已死亡,胚着色深,说明死细胞吸收物质不具有选择性;没有煮过的玉米胚着色浅,说明活细胞吸收物质具有选择性。该实验现象说明:活细胞吸收物质具有选择性。 二、质膜的结构模型 细胞膜的组成成分是什么呢? 科学家的足迹 ———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脂溶性物质能够优先通过细胞膜,并且细胞膜能够被溶解脂类物质的溶剂溶解,这一事实说明了什么? 提示:细胞膜含有脂质物质 人的消化液中含有许多能够水解蛋白质的物质,称为蛋白酶。用蛋白酶处理细胞膜,会使细胞膜分解,这一事实说明了什么? 提示:细胞膜含有蛋白质 应用化学手段分析表明: 质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 组成质膜的脂质中磷脂含量最多 脂质和蛋白质是怎样有机结合构成膜的呢? 磷脂分子结构 极性头部 (亲水) (磷酸基团) 非极性尾部 (亲脂、疏水)(脂肪酸) 磷脂分子是一端亲脂而另一端亲水的两性分子。 磷脂分子 绘图活动:将磷脂分子在空———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磷脂分子的头尾部将如何排布? 空气 水 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一种有机溶剂,可以溶解脂质)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 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尝试画出细胞膜中磷脂分子的排布模型 A B C D 2.脂双层中的两层并不是完全相同。 3.脂肪酸分子的尾部可以摇摆,使整个磷脂分子能发生侧向滑动,质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4.“刚性”胆固醇使细胞膜变得“坚实”。 1.细胞在有水的环境中,脂双层会自发地形成。 这个脂双层叫做单位膜,指的是两层磷脂双分子层 “三明治”模型: “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的统一结构模式图 蛋白质位于细胞膜的什么位置?是怎样分布的? 按照“三明治”模型,细胞膜的厚度至少有20nm,但实际上其厚度仅为7~8nm。 细胞膜的厚度仅为7~8nm 资料:罗伯特森的实验 标本用干冰等冰冻,后用冷刀断开,升温后暴露断裂面。 蛋白质镶在、嵌入、贯穿在脂双层中 蛋白质在膜中的分布是不对称的。 全部或部分镶嵌在膜中的蛋白质都称为膜蛋白, 冰冻蚀刻电子显微法 蛋白质在细胞膜中的位置是静止不动的吗? 人鼠细胞杂交实验 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 材料六 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在新的观察和实验证据的基础上,提出了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1、脂双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其中磷脂分子的亲水性头部朝向两侧,疏水性的尾部朝向内侧) 2、蛋白质分子有的整个贯穿膜中,有的部分插在膜中,有的露在膜外,有的整个露在膜表面.(体现了膜结构内外的不对称性) 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4、大多数的蛋白质分子也是可以运动的。(也体现了膜的流动性) 3、磷脂分子是可以运动的,具有流动性 膜中各种组分的作用 脂双层:控制细胞物质出入:____ 膜蛋白:控制细胞物质出入:____ 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