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445820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第七章 平行线的证明 复习回顾(知识点+典型题)(无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63次 大小:60223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北师大,回顾,典型,知识点,复习,证明
  • cover
八上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复习回顾 一.基本概念 (一)定义:对名称和术语的含义加以描述,作出明确的规定,这就是定义。 在表示定义的句子中常有“叫…,称为…,是…”等关键字眼。 (二)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叫做命题 1.它包含两层含义: ①命题必须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常为陈述句; ②命题必须对某件事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 每个命题都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组成。条件是已知的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断出来的事项。一般地,命题都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3.命题有真命题、假命题、逆命题之分。 (三)公理:公认的真命题称为公理;公理是不需要经过推理证实的真命题。 (四)定理:经过证明的真命题称为定理;公理和定理都可以作为判断其他命题真假的依据。 (五)证明:推理的过程称为证明 例1.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 A.若直角三角形其中两边为3和4,则第三边为5 B.﹣1的立方根是它本身 C.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D.内错角相等 例2.下列四个命题中,真命题有( ) ①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②如果∠1和∠2是对顶角,那么∠1=∠2; ③ 三角形的最大角不小于60°;④如果那么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例3.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是   A. 同旁内角互补 B. 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C.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D. 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互补 二.基本性质 (一)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 1.性质 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③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④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2.判定 ①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②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③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④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直线平行;(定义判别) ⑤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⑥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例4.在下列图形中,由∠1=∠2能得到AB∥CD的是(  ) A. B. C. D. 例5.如图,直线EF分别交AB、CD于点E、F,EG平分∠BEF,AB∥CD.若∠1=72°,则∠2的度数为( ) A.54° B.59° C.72° D.108° 例6.将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使含30°角的三角板的短直角边和含45°角的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重合,则∠1的度数为_____. 例7.如图,在中,的平分线与的平分线交于点D,过点D作BC的平行线交AB于点E,交AC于点F,已知,则_____. 例8.如图,在中,D为AB上一点,E为AC中点,连接DE并延长至点F,使得,连CF. 求证: 若,连接BE,BE平分,AC平分,求的度数. 练习: 1.如图,已知AB∥CD,BC∥DE,那么∠B +∠D =_____. 2、如图,写出两个能推出直线AB∥CD的条件_____. 3.如图,AD=CD,AC平分∠DAB,求证DC∥AB. 4.已知:如图,AB∥CD,∠BPF与∠CGE是一对内错角,PQ平分∠BPF,GH平分∠CGE. 求证:PQ∥GH. 5.如图,AD⊥BC,EF⊥BC,∠3=∠C. 求证:∠1=∠2. 6.如图,AB∥CD,∠1=58°,FG平分∠EFD,求∠FGB的度数 7.如图,AB∥CD,点E在CB的延长线上,若∠ABE=60°,求∠ECD的度数 (二)复杂图形中平行线的构造和应用 解题关键:遇到拐点处作已知平行线的平行线,然后根据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的关系求角的度数。 常见模型: 1.铅笔模型:∠1+∠2+∠3=360? 铅笔模型推论:所有角度和=180?×(n-1) 2.猪脚模型:∠2=∠1+∠3 猪脚模型推论:左边角之和=右边角之和 3.牛角模型及鸭脚模型:∠1=∠2+∠3 解题思路: 1.通用做法--遇到拐点处作已知平行线的平行线;2. 线段延长与平行线相交,构造“截线” 掌握要求:填选题中直接用,解决题中需要掌握证明过程 一.“铅笔模型”:已知AB//CD,结论:∠B+∠E+∠D=360? 证明方法: 二. 猪脚模型:已知AB//CD, 结论:∠E=∠B+∠D 三. 牛角模型及鸭脚模型:已知AB//CD ,结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