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谈中国诗 钱钟书 课前自主学习 1、了解钱钟书的有关知识。 2、朗读文章,读准字音。 3、理清文章思路。 自主学习反馈 钱钟书(1910-1998)字默存,江苏无锡人。1933年于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毕业后,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1935年与杨绛结婚,同赴英国留学。1937年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获副博士学位。又赴法国巴黎大学进修法国文学。1938年秋归国,先后任昆明西南联大外文系教授、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英文系主任。学贯中西古今互见 1953年后,在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任研究员。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自主学习反馈 散文集 : 《写在人生边上》。 短篇小说集 : 《人?兽?鬼》。 长篇小说:《围城》。 学术著作 : 《宋诗选注》《谈艺录》《管锥编》《七缀集》等。 《围城》已有英、法、德、俄、日、西语译本。《谈艺录》是一部具有开创性的中西比较诗论。多卷本《管锥编》,对中国著名的经史子古籍进行考释,并从中西文化和文学的比较上阐发、辨析。 自主学习反馈 读准字音: 轻鸢(yuān) 譬如(pì) 颦蹙(pín)(cù) 叫嚣(xiāo) 睿智(ruì) 梵文(fàn) 撩人(liáo ) 文章思路: 根本立场:比较文学(1) 一般发展特点及其规律(2) 阐述中国诗的特点(3—7) 总说中国诗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8) 自主学习反馈 情境导入 你喜欢读诗吗?“诗”其实是“干”的,是干练的。读它就像吃压缩饼干,非要用水融一融才能吃得下去,这 “水”就是你的思想感情,你的直接经历或间接经历,你的思考,你的品味。 那么西方国家的诗是否也像压缩饼干呢?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钱钟书先生是怎样来看中国诗和西方诗的。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国诗歌与西方诗歌的异同。 2.掌握比较研究的方法,并学会借此研究其他文学现象。 (发展) (形式) (技巧) (语言) (内容) 诗歌早熟,抒情为主 篇幅短小,意味悠远 富于暗示,引人遥思 笔力轻淡,词气安和 多社交诗,少宗教诗 归纳:作者在文中写了中国诗的哪些特征? 课文解读 在论述中国诗的特点时,作者把哪一个特点说得最详细?为什么? 中国诗具有含蓄蕴藉、富于暗示说得最详细。作者首先说中国诗“言有尽而意无穷”,言在意外,耐人寻味。接着说中国诗往往在无言中蕴含神秘;中国诗喜用疑问句发问引思,令人荡气回肠。 之所以说得最详细,就是要给人一个整体的印象,因为中国诗的含蓄凝练、晦涩难懂的特点是最出名的。 课文解读 文章如何论证“篇幅简短,意味悠远”的特点的? 原因 一篇里不许一字两次押韵 诗体适配诗心 论证方法 引用 爱伦坡的主张 比喻 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 声韵里的轻鸢剪掠 诗人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家 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 每把眉眼颦蹙 对比 易见里望见无垠 贵乎尖刻斩截 课文解读 文章如何论证“富于暗示,引人遥思”的特点的? 要求 言有尽而意无穷 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 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空泛连着确切 听不见的更美 中外诗人的诗论很接近 论证方法 引言 严 羽 欧阳修 白居易 王士桢 柳宗元 李 白 贾 岛 刘希夷 王 勃 赵 嘏 鲍 照 魏尔金 济 慈 维 莱 拜伦 惠特曼 比喻 怀孕的静默 哈姆莱特的静默 课文解读 文章如何论证“笔力轻松,词气安和”的特点的? 原因 对于叫嚣和呐喊素来视为低品 文人的话,是谈话,不是演讲 论证方法 比喻对比 蜘蛛网之于钢丝网 像乐队合奏 像吹芦管 狂起来只不过凌风出尘 狂起来拔木转石的力兽和惊天动地的神威 中国诗不是野蛮犬吠,像良心的声音又静有细 课文解读 发展 篇幅 韵味 风格 内容 外:史诗-戏剧-抒情诗 中:抒情-戏剧-无史诗 外:越短越妙 中:闪电战,平均不过二三分钟;长是声韵里的轻鸢剪掠。 外:听不见的音乐更美 中:言有尽而意无穷 外:有拔木转石的兽力和惊天动地的神威 中:中国诗跟西洋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