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8491185

湘文艺版三年级音乐下册第9课《(演唱)蝉虫歌》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03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1次 大小:640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文艺,三年级,音乐,下册,9课,(演唱)蝉虫歌
  • cover
三年级下册演唱歌曲 《蝉虫歌》教学设计 执教年级: 湘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演唱歌曲《蝉虫歌》 教材分析: 《蝉虫歌》是一首侗族大歌。侗族大歌是侗族地区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合声的民间合唱形式。侗族人民视歌为宝,以会唱歌、会歌多为荣,用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用歌来倾诉自己的喜怒哀乐。侗族大歌作为侗歌中的精华,它的演唱内容、表现形式,无不与侗族人的习俗、性格、心理以及生活环境息息相关。《蝉虫歌》的侗语名称为“嘎吉哟”,意译为“声音歌”或“蝉之歌”。它模拟蝉叫、虫鸣、流水之声,表现出时令、自然景物以及侗家人的生活情趣。它的歌词极为简单,各地演唱时歌词不尽相同,但是低声部都是运用长时间的主音持续音,需要运用循环呼吸的技巧,高声部采用频繁换领唱的手法,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意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用轻快的声音完整地、正确地、有表情的演唱歌曲《蝉虫歌》 2.能与同学一起用和悦耳的声音合作演唱歌曲的高低声部,体会侗族大歌的音韵魅力。 过程与方法: 在听、辩、看、唱等活动中进行探索和合作,感受旋律中的和谐音程。 在歌曲学习中聆听变化拍子,再模仿蝉虫忽长忽短、此起彼伏的鸣叫声。 情感价值观: 通过歌曲的学习,让孩子感受侗族大歌的音韵魅力,体验大自然的盎然生机和侗族人的生活情趣,从而激发孩子热爱音乐、热爱民歌,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 能正确地,完整地演唱二声部合唱歌曲 教学难点: 1、唱准圆滑音的音准和变换拍子节拍、时值 2、歌曲中合唱部分的和声处理与配合 教学准备: 侗族服饰、课件、多媒体、钢琴、月琴、卡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演唱二声部歌曲《蝉虫歌》高声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用轻快的声音完整地、正确地、有表情的演唱歌曲《蝉虫歌》高声部 过程与方法: 在听、辩、看、唱等活动中进行探索和合作,感受旋律中的和谐音程。 情感价值观: 通过歌曲的学习,让孩子感受侗族大歌的音韵魅力,体验大自然的盎然生机和侗族人的生活情趣,从而激发孩子热爱音乐、热爱民歌,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 能正确地,完整地演唱《蝉虫歌》的高声部旋律 教学难点: 唱准圆滑音的音准和变换拍子节拍、时值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师着侗族盛装走进教室,师生问好 师:同学们老师的衣服漂亮吗?v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民族的服装吗?(侗族的服饰) 2、介绍侗族 侗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侗族主要生活在贵州、湖南、广西三个省份,其中广西的侗族主要居住在梧州一带,湖南的侗族居住在怀化市的通道、芷江、新晃一带。咱们贵州的侗族主要居住在黔东南黎平、肇兴、锦屏一带。侗族的服装呢也是根据各地方的差异有所变化,下面请小朋友们欣赏一组侗族的服饰。 课件展示各地区侗族的服饰 师:看了这么多侗族服装,漂亮吗?这些服饰都有哪些特点? 生:回答(略) 师补充:侗族的服装基本上都是以衣服、裙子、围裙、绑腿组成,头上有帽子、头花,银梳子、银发簪等作为配饰,他们的服装一般分为生活装、盛装和舞台装,侗族人在重大节日都会穿盛装,平常以生活装为主。 侗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的民歌被人们称作为人与自然的和声,是人与山水的共鸣,可想他们的歌声是多么的动听呀,那么老师也学了一首侗族的歌曲叫做《嘎吉哟》,你们想不想听听? 4、范唱歌曲《蝉虫歌》 师:好听吗?刚才老师说的歌名是用侗语说的,翻译成中文就是“蝉虫歌”的意思。(边介绍歌曲边板书),这是一首二声部歌曲,刚才老师只唱了这首歌的高音部分,下面我们一起来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和声美,然后再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二)欣赏歌曲 1、播放歌曲,学生聆听(课件展示乐谱) 2、介绍歌曲 师提问: (1)听完歌曲,你能想到什么? (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