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491989

人民版必修2 2020_2021版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专题素养评价(原卷板+答案版)

日期:2024-05-0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3次 大小:45056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专题,人民,答案,卷板,评价,素养
    专题素养评价(一) (专题一)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1976年甘肃玉门火烧沟遗址出土了大量铜锄、铜刀、铜斧、铜镰、铜锤等工具,其年代鉴定为公元前16世纪前后,这一考古发现表明 (  ) A.夏朝对甘肃地区的有效统治 B.商朝农业生产普遍使用铜器 C.西周手工业生产已分工细密 D.先秦时期已经使用铜制农具 【解析】选D。据材料“公元前16世纪前后”“出土了大量铜锄、铜刀、铜斧、铜镰、铜锤等工具”可知先秦时期已经使用铜制农具,故D正确。 2.下图是关于汉代牛耕技术演进的部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犁耕技术发生革命性变革 B.一牛挽犁取代耦犁 C.有利于农耕生产效率提高 D.耦犁不适合小农经济 【解析】选C。汉代牛耕技术的演进,从二牛三人到二牛一人,人的数量减少,农业耕作效率提高,故C正确。 3.南宋诗人范成大在《四时田园杂兴》中写道:“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这句诗反映了 (  ) A.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B.农业灌溉方式的变化 C.私营手工业艰难经营 D.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 【解析】选A。从题干材料“昼出耘田夜绩麻”可以看出描述的是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故选A。 4.史载:唐代官营丝织业“凡织纴之作有十:一曰布,二曰绢,三曰,四曰纱……八曰绮”,反映唐代官营丝织业生产 (  ) A.分工细致 B.规模巨大 C.品种丰富 D.供不应求 【解析】选C。“一曰布,二曰绢,三曰,四曰纱……八曰绮”表明品种丰富,故C正确。 5.(2020·全国Ⅱ卷)明代官营手工业实行工匠制度,生产官府所需物资。明中叶后,官府往往直接向匠户征收银两而不征用其生产的产品,此现象持续增多。这反映了( ) A.白银已取代其他货币 B.雇佣劳动成为主要用工方式 C.民营手工业发展受挫 D.官营手工业的地位遭到削弱 【解析】选D。题干材料体现了明代官府向官营手工业者从征收实物到直接向匠户征银的变化,并且征银现象持续增多,反映出官营手工业地位遭到削弱,故选D。题干材料没有体现明朝货币发展变革的信息,故A错误。题干材料并没有呈现雇佣劳动发生变化的信息,况且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的匠户与官府的关系不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故B错误。题干材料强调的是官营手工业而非民营手工业的发展,故排除C。 6.(2020·运城高一检测)假如你生活在明朝中后期,做生意赚了很多钱,为获得更稳定收益,你会倾向于考虑把这些钱用来 (  ) A.广置田地 B.放高利贷 C.兴办手工作坊 D.继续经商 【解析】选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奉行的经济政策是重农抑商政策,因此商人都不愿意扩大再生产,而会将财富用于购买土地,转变为地主,故选A。 7.苏州城外黄家巷,在明代“尚系近城旷地,烟户甚稀”,到了清代前期,“生齿日繁,人物殷富,闾阎(泛指门户、人家)且千,鳞次栉比”。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 A.小农经济发展推动人口增长 B.商品经济发展带动市镇繁荣 C.政府鼓励垦荒,城郊得到开发 D.对外贸易繁荣,社会财富增加 【解析】选B。小农经济的发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会推动人口增长,但是却并不能推动城郊地区的大发展,故A错误;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市镇经济的繁荣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发展,故B正确;政府鼓励垦荒,主要是在边远地区,作为城郊早已经被开垦,故C错误;清代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对外贸易受到严格限制,故D错误。 8.我国古代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逐渐打破,市分布在城中。上述现象最早出现于 (  )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解析】选A。宋朝时,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市的经营时间限制也被打破,早市、夜市相接,交易活动也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     【补偿训练】   北宋汴京(今开封)“通晓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