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492414

湘文艺版四年级音乐上册第3课《(听赏)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16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8次 大小:2918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文艺,四年级,音乐,上册,3课,(听赏)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
  • cover
《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教案 教学目标: 在听赏《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的音乐活动中,初步感受交响乐丰富的表现力,熟悉音乐主题。 能了解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容,参与音乐活动表现音乐的强弱,了解力度在音乐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感受乐曲情绪,熟悉音乐主题,参与音乐活动表现。 教学难点: 能参与表现音乐的强弱,并能体验力度在音乐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激情导入 组织教学 师:同学们,很高兴今天能和大家一同走进音乐课堂。 创设情境,初次聆听音乐主题 师:在这段音乐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生:…… 感受“惊愕” 师:这个很大的声响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师:当你收到惊吓时,你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现呢? 让我们再次聆听,当你听到感受到惊讶的情绪时,用你的方式表现一下。 3、引出力度记号 力度 forte 缩写f fortissimo 缩写 ff 师:那你听到这个强音出现在强拍上还是弱拍上呢?带着老师的问题我们再次聆听。 4、创作背景 5、师:刚才我们听到的这段音乐就是来自奥地利作曲家,并有着“交响乐之父”之称的海顿创作的《第九十四交响曲》第二乐章的主题部分。 6、音乐主题力度变化 师:同学们,让我们继续回到音乐主题,听听这段音乐主题共有几个乐句?在力度上又有怎样的变化? 第一乐句,第二乐句 p 第三乐句,第四乐句 pp ff 作曲家通过这样的力度变化,带给我们这样震撼的音乐效果 7、律动感受 感受音乐带给我们的第一次“惊愕”。 8、聆听主奏乐器 9、哼唱主题旋律 师:你能用声音来模仿一下小提琴的音色吗? 让我们一起来用bong 跟着音乐来哼唱主题旋律 加入律动边拍边唱音乐主题 师:那同学们,让我们用声音来模仿小提琴的音乐,并加入律动,用我们的方式同音乐家们一起来演绎这段音乐。 评价语: 讲授新课 分段聆听乐曲、感受每段乐曲的变化 变奏1: 聆听变奏1寻找音乐主题旋律 生:…… 哼唱主题旋律 师:听到刚才大家哼唱的旋律,在这个音乐片段中出现了音乐主题的旋律,并在主题上进行了再创作这一音乐片段就是主题音乐的第一次变奏。 师:那和主题乐段相比,对比力度变化 师:在这段音乐中除了主题旋律之外,你听到还有其他旋律在这段音乐中吗? 加入的这个旋律在情绪上让你有何不同的感受? 师总结 变奏2: 师:听到熟悉旋律,随乐哼唱 师:在这一音乐片段又出现了我们熟悉的旋律,这段音乐在音乐主题的基础上再次发生调性的变化,这就是这段音乐的第二次变奏。 师:听听变奏2同变奏1相比在力度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力度强 师总结:体会 “第二次惊愕” 变奏3、 聆听音乐主题出现了几个乐句?这样的节奏变化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师总结,在这里运用了连续的十六分音符,音乐更加的灵动,轻快、明朗 师:让我们拍腿的方式一同来感受这一音乐片段十六分音符节奏的特点 聆听主奏乐器音色 旋律由小提琴、双簧管、长笛奏出,音乐优美而舒展,仿佛像天使般的二重唱 变奏4、 小组完成下列问题: 是否有音乐主题的出现?这段音乐气氛怎样? 和变奏3相比力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是否有“惊愕”的出现? 参与律动 尾声部分: 师:让我们最后进入到音乐的尾声部分,听听旋律又回到了哪里? 力度是怎样的? 仿佛是惊愕后的平静,在结尾部分又一次强调了音乐的主题。 作曲家用这样的方式结束,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师总结变奏曲式 2、完整聆听乐曲 引出交响曲定义 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走近的是有着“交响乐之父”之称的奥地利音乐家海顿,通过聆听《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我们感受到了交响乐丰富的表现力,和富有感染力的音乐魅力。在海顿的音乐中,我们仿佛看到的是一位没有失去童心的长者,他的音乐里闪现着奥地利人的机敏和乐观,同学们,让我们伴随着《惊愕交响曲》的音乐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