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子之歌———澳门》教学设计 课题:《七子之歌———澳门》 教学年级:五年级 课时:一课时 教材对象分析: 在上册里已学过有关友谊、亲情的歌曲,本学期延伸到爱祖国,引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五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音乐知识与技能,同时也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教材利用听、唱、奏、视、动、写、忆、创等多种手段调动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让学生在美的音乐中建立对祖国的爱,以及期盼祖国完整统一的愿望。 教学内容: 《七子之歌———澳门》是一首同学们耳熟能详,唱起来非常流畅的歌曲。歌曲深情而诚挚的音调,澳门小姑娘容韵琳用她那充满童真的动人声音演唱歌曲,打动了亿万炎黄子孙的心。歌曲为单二部曲式,第一乐段旋律比较平稳,抒情优美;第二乐段旋律热情激昂,表现一种盼望回归祖国的强烈感情。 教学目标: 培养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树立积极向上的态度。了解澳门的历史与今天、美丽和繁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期盼完整统一的赤子情感。 指导学生有表情,自然的演唱歌曲,体会“七子”的内涵,能够用充满渴望、深情的歌声去演唱《七子之歌》。 抒发对澳门回归祖国的感情,激发学生对生活,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重点: 1、学唱《七子之歌———澳门》,把握好切分音的节奏,能注意情绪、力度和音高的对比。 ?2、歌曲的情绪体验,用优美纯净的声音演唱歌曲。注意歌曲中第11小节,六度大跳;休止符。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感受与表现旋律的走向致使歌曲情绪的多层变化,并进行创作表现。 教学媒体准备:??? 多媒体课件、竖笛、电子琴 教学思路: 1、创设良好的音乐课堂氛围,通过教学课件把学生带到澳门回归祖国当天的情景,唤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通过学唱歌曲《七子之歌———澳门》,把握好切分音的节奏,认识旋律、节奏、力度等音乐要素对音乐情感表达的作用。 3、在学生学会歌曲之后,引导学生自己创作多种形式来表现歌曲。 4、最后在表演中结束,使同学们在实践中学会聆听音乐、表现音乐。 教学方法: 1、本课教学重点放在音乐的体验与感知上。 2、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本人更多地让学生多听多感受,从听入手,并在听的基础上学会唱、视、动、创等,让学生亲自去感受、体验,并将音乐的育人功能渗透在教学实践活动中。 3、课堂上充分让学生成为主体,让学生自始至终参与多方面的音乐活动,老师作为引导者,通过对各方面不同的提问、示范去诱导和启发学生多想、多说、多动、多做、多创等,不断发展感受、理解与表现音乐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师生歌唱问好 师:1 2 3 4 | 5 - | 同学 们 好! 生:5 ⅰ 5 | 5 ⅰ 5 | 5 ⅰ 5 4 | 3 2 | 1 - || 老师 好, 老 师 好,老 师 你 好,你 好。 二、图片导入,创设情景 1、展示几幅澳门政权交接仪式的多媒体画面。 2、 师:同学们谁能告诉老师这是发生在什么时间的什么事情? 生:这是发生在1999年,澳门回归时的交接仪式现场。? 师:非常正确!在过去的日子里,我们国家有名的七个地方都曾被帝国主义侵略者占领,至今有的地方还未回归。闻一多先生在1925年还专门为这七个地方创作了《七子之歌》组诗。今天我们学习的歌曲的歌词就出自组诗,歌曲的名字是《七子之歌--澳门》。? 3、师小结,展示主题《七子之歌—澳门》 三、歌曲教学 1、展示多媒体画面介绍诗人和作曲家--闻一多、李海鹰。 2、播放MTV《七子之歌—澳门》学生欣赏 师:歌曲欣赏完了,谁能说一说自己的感受??(急切、深情、激动、期待的感情在这首歌中体现;表达了海外游子盼望回到祖国怀抱的急切心情,思念祖国妈妈等。) 3、朗读歌词(结合刚刚说的情感,有感情的朗诵歌词,并说明全曲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生:反映了人民对祖国母亲无限眷恋之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