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509189

浙教版信息技术选修1 5.3 排序算法的程序实现——冒泡排序 课件(19张ppt)+教案+课堂任务单+动画

日期:2024-05-01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2次 大小:80448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排序,任务,课堂,教案,ppt,19张
    课堂任务单: (1)若采用冒泡排序算法对数据70,53,57,28,30,77,1进行排序,排序结果如下表所示。 原始数据 70 53 57 28 30 77 1 第一趟 1 70 53 57 28 30 77 第二趟 第三趟 1 28 30 70 53 57 77 … … … … … … … .. 则第二趟的排序结果是 (A) 1,28,30,70,53,57,77????? (B)1,28,70,53,57,30,77 (C)1,28,30,53,57,70,77??? (D)1,28,30,53,70,57,77 (2)在信息加工中,经常要对被处理的数据进行排序,数据的排序有多种方法,冒泡法是一种常用的排序方法,在排序时经常要进行数据的交换。下列四个选项中,有哪几项( )能正确地将x和y两个变量中的数据进行交换。 A:x=y y=x B: x=x十y y=x—y x=x—y C:m=x x=y y=m D: x=x—y y=x十y x=y—x (3) 按学号从小到大整理一堆学生试卷的算法是:第一次,从上到下找出学号最小的试卷反扣在桌面上;第二次从剩余试卷中从上到下找出学号最小的试卷反扣在第一次找出的试卷上;第三次,从剩余试卷中从上到下找出学号最小的试卷反扣在第二次找出的试卷上;……,依此类推,最后完成整理工作。此算法属于 (A)排序算法 (B)对分查找 (C)递归算法 (D)解析算法 (4) 5个学生的身高(单位:cm)依次为172,177,180,168,165,采用冒泡排序对这5个学生的身高数据进行从低到高排序,总共需要比较的次数为: A.4 B.5 C.10 D.20 (5) 5个学生的身高(单位:cm)依次为172,177,180,168,165,采用冒泡排序对这5个学生的身高数据进行从低到高排序,总共需要交换的次数为: A.6 B.7 C.8 D.10冒泡排序法———《2.3.2冒泡排序》第1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浙江教育-出卷网-《算法与程序设计》第二章第三节。在教材处理上,本课时主要学习教材第二章第3节的“排序”中的冒泡排序思想、算法以及编程思路,还加入了冒泡排序算法的程序实现,下节课让学生进行上机实践。冒泡排序算法的程序实现部分的内容在教材中的并没有讲到的。这样的处理主要是为了:一是以加深学生对算法和程序设计的关系的体会;二是可以通过对程序实现的讲解和练习形成对由双重循环构建而成的程序的分析思路和分析方法,进一步加深对循环的理解。排序算法是使用频率最高的算法之一,而冒泡排序是其中一种很典型而且相对简单的方法。它的学习同时为后面的选择排序做了铺垫。通过冒泡实例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为今后在算法与程序设计方面的进一步研究和学习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灵石中学高二选考学生。学生来自于各个班级走班,学生学习态度,学差距比较大,目前已学习 “算法与程序设计”基础内容,具备一定观察、分析和动手实践能力,简单的单层循环能基本理解。但对于比较复杂的双层循环认知度较低。因此,对于用自然语言和流程图语言描述的算法,大多能理解,但是,最后落实到用程序设计语言来编写程序,则比较困难。如何让学生实现自然语言和流程图语言向程序设计语言转化,是比较大的挑战。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冒泡排序的原理;理解冒泡排序的流程图;编写冒泡排序的主要代码; 能力目标:学会使用冒泡排序思想设计解决简单排序问题的算法;进一步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体会程序设计在现实中的作用;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发现规律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良好的程序书写习惯; 二、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冒泡排序原理及它的流程图 难点:理解冒泡排序中的遍、次等概念(即对变量使用的理解) 四、设计思路 算法与程序设计,本身是比较枯燥,如果长篇大论讲冒泡排序的原理,变成老师一人在唱独角戏,学生学习就很被动。如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是课堂能否成功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