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51013

云南省保山曙光学校高三化学《第五讲: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20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38次 大小:13189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云南省,保山,曙光,学校,高三,化学
  • cover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五讲氧化还原反应 【内容与解析】 本节课要复习的内容是氧化还原反应,就是指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区别,强弱氧化剂、还原剂的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电子转移的多少,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区别上要把倾倒价升高的物质找出来,这样就能得出还原剂了还原剂与氧化剂是一种具体的物质而不是某种元素。在区别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时要看它们哪个是反应物,反应物要比生成物的性质要强些。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问题有两种方法要讲解一种是系数法就是把一个化学问题转为一个数学问题再列方程来对问题进行解答,另一种就是利用升降总的化合价相等的观点来对方程式进行配平,但要注意的是完全变化与部分变化的问题了。就是要从化合价的完全与部分变化来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与解析】 1.教学目标 (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2).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2.目标解析 (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就是指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或电子的得失或偏移。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化合价的变化。 (2).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就是指:在通常情况下的对化学方程式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 【问题诊断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电子转移数目的确定,这要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双线桥的表示方法中得出电子具体的转移数目。另一个问题是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学生很容易在离子方程式的配平上容易做错,这是因为很多学生会不去考虑离子反应方程式中的电荷守恒。所以就要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让学生对以上两个问题能得出更多的重视。 【复习过程】 问题一:【例1】 制备氰氨基化钙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N===CaCN2+CO↑+H2↑+CO2↑,在反应中(  ) A.氢元素被氧化,碳元素被还原 B.HCN是氧化剂 C.CaCN2是氧化产物,H2为还原产物 D.CO为氧化产物,H2为还原产物 通过学生对本题题目的解答情况,对高中以前出过和基础知识提问,让学生得出对这一讲具体的知识模型。这样对下面讲解更深的知识作好准备。打开氧化还原反应复习的思路。 变式1 (2010·陕西省西安市质检)下列对反应3NO2+H2O===2HNO3+NO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比为1:2 B.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 NO2是氧化剂,H2O是还原剂 D.若有6 mol NO2参与反应时,有3 mol电子发生转移 解析:该反应中电子转移情况为: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比为1:2,A对;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B错;N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错;若有6 mol NO2参与反应,则转移电子4 mol,D错。 变式2 (2010·潍坊抽样)根据反应:2H2S+O2===2S↓+2H2O,4NaI+O2+2H2SO4===2I2+2Na2SO4+2H2O,Na2S+I2===2NaI+S↓,下列物质的氧化性强弱判断正确的是(  ) A.O2>I2>S  B.H2S>NaI>H2O C.S>I2>O2 D.H2O>NaI>H2S 解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由三个反应可知氧化性:O2>S、O2>I2、I2>S,故氧化性:O2>I2>S。 答案:A 变式3 已知在热的碱性溶液中,NaClO发生如下反应:3NaClO―→2NaCl+NaClO3。在相同条件下NaClO2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其最终产物是(  ) A.NaCl、NaClO B.NaCl、NaClO3 C.NaClO、NaClO3 D.NaClO3、NaClO4 解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NaClO2中的化合价有部分升高,也有一部分降低,对照A、B、C、D四个选项可知,只有B符合题意。 答案: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考查了考生接受信息、迁移运用信息的能力。 一、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判断依据 (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电子转移(包括电子得失或电子对偏移)。 (2)判断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