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522837

人教版语文必修二《赤壁赋》导学案

日期:2024-05-0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24次 大小:4139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教,语文,必修,赤壁赋,导学案
  • cover
人教版语文必修二《赤壁赋》导学案 一、作者连线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散文家、书画家、诗人、词人。追谥文忠公。苏轼的词冲破了专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材,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他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名作《念奴娇》《水调歌头》等开豪放词派的先河。散文方面,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世称“三苏”。诗歌方面,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方面成就极大,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二、背景探寻 黄州浴火重生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被贬到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县)任团练副使。元丰五年(1082)七月和十月作者先后两次游览黄州城外的赤壁,写了两篇游记,后人习惯称前一篇为《赤壁赋》或《前赤壁赋》,称后一篇为《后赤壁赋》。 这里所选的是前一篇。其实,苏轼所游的并非三国时周瑜大破曹军的赤壁,周瑜破曹是在湖北嘉鱼东北的赤壁。作者在这里只是触景生情,采用当时的传说,借题发挥,以抒发自己被贬谪后内心的苦闷和对宇宙、人生的一种感悟。 三、文体知识 ? 赋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一种重要文体,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赋萌生于战国,兴盛于汉唐,衰于宋元明清。赋是汉代最具代表性、最能彰显其时代精神的一种文学样式。它是在远承《诗经》赋颂传统、近承《楚辞》的基础上,兼收战国纵横之文的铺张恣意之风和先秦诸子作品的相关因素,最后综合而成的一种新文体。它与汉代的诗文一起,成就了汉代文学的灿烂与辉煌。 “赋”的名称最早见于战国后期荀况的《赋篇》。最初的诗词曲都能歌唱,而赋却不能歌唱,只能朗诵。它外形似散文,内部又有诗的韵律,是一种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文体。在两者之间,赋又更近于诗体。到了魏晋南北朝时,出现了诗、赋合流的现象。但诗与赋毕竟是两种文体,一般来说,诗大多为情而造文,而赋却常常为文而造情。诗以抒发情感为重,赋则以叙事状物为主。清人刘熙载说:“赋别于诗者,诗辞情少而声情多,赋声情少而辞情多。” 赋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语句上以四、六字句为主,句式错落有致并追求骈偶;语音上要求声律谐协;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内容上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 经历长期的演变过程,发展到中唐,在古文运动的影响下,又出现了散文化的趋势,不讲骈偶、音律,句式参差,押韵也比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叫作“文赋”。 四、文言知识 (一)通假字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通“凭”,乘 (二)古今异义 1.白露横江 古义:白茫茫的水气。 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 2.凌万顷之茫然 古义:辽远的样子。 今义:失意的样子;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3.望美人兮天一方 古义:指所思慕的人。 今义:美貌的女子。 (三)一词多义 1.歌 歌窈窕之章 动词,唱 歌曰:“桂棹兮兰桨……” ?名词,歌词 倚歌而和之??名词,歌曲的韵律 诗言志,歌永言??名词,能唱的诗 2.望 七月既望??名词,农历每月十五 西望夏口??动词,向远处看 日夜望将军至??动词,盼望 德高望重??名词,名望,声望 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名词,希望,念头 3.如 纵一苇之所如??往,到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如同,好像 王如知此??表假设,如果 突如其来??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自以为不如??及,比得上 4.属 举酒属客??指劝人饮酒 名属教坊第一部??隶属 衡少善属文??连缀 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托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等辈 有情人终成眷属??家属,亲属 5.于 月出于东山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