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536739

1.《古诗二首》(第一课时)教案+课件+练习(含答案)(共29张PPT)

日期:2024-06-0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37次 大小:739161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9张,答案,练习,教案,课件,课时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_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备课教案 第 一 单元 课 题 1.古诗二首 课 型 精读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第一课时 认识“莺、拂、堤、柳、醉”等5个生字。会写“诗、趁、童”3个字,积累“堤、柳”等生字拓展的的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村居》,并背诵积累。3.能抓住“二月天”“放纸鸢”等关键词组,想象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述的春天的美景。 重点 读写带生字的的词语。朗读古诗,注意语气和重音。 难点 理解古诗,用自己的话描述春天的美景。 学情分析 二年级已经读了很多古诗,有了一定基础,注意停顿和节奏。本册侧重强调学生根据不同的内容读出重音。 教学方法 感知诗题和诗人。抓关键词,想象画面。书读古诗句,积累背诵。 板书设计 写景(草长 莺飞 杨柳 )村居 乡村美景 写人- 儿童(放风筝) 分层作业 背诵春天的古诗。2.抄写生字,组词。 学导流程 第一课时一、营造氛围,导人新课1.说说描写春天的词语。示例:春暖花开、 莺歌燕舞、万紫千红 春色满园、冰雪消融 百鸟争鸣 草长莺飞 鸟语花香 春风拂面2.背诵的古诗:《春晓》《绝句》《忆江南》3.教师出示课题《村居》,讲解、示范“诗”“村"的书写。“诗”左窄右宽,右边第二横稍长。“村”左窄右宽,木字旁捺写成点,注意和寸的点互相避让。4看插图,解诗题。作者高鼎住在乡村,看到了一幅美丽的景色,写下这首诗。二、初读古诗,感受韵味1.学生自读,出示要求。(1)圈出生字,读正确。(2)同桌互读互查。2.指名读,教师正音。注意以下字的读音:“莺”ying是后鼻音,不要念成前鼻音。“趁"chen是前鼻音,不要念成后鼻音。“纸鸢”的“鸢”yuan要读准。教师顺势出示“风筝”的图片,指出“纸鸢"即风筝。3.交流生字识记方法,教师重点讲解“醉”。(1)“醉”形声兼会意,可从会意字角度引导学生识记。(2)用“醉”组一组词语。想一想,诗中的“醉”是什么意思 (陶醉)4.再读古诗。(1)出示要求:圈画出句末韵母是“an" 的字,这些字要读得响亮。三、想象画面,体悟美好1.教师朗读,学生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教学预设:若学生说得不够好,只是粗浅地点到为止,教师可做如下指导:(1)借助书上的插图想象:孩子们在干什么 他们脸上的表情会是怎样的 (2)由自己放风筝或参加其他快乐游戏时的情景想开去,想象诗中的孩子们会是怎样的。(3)除了看到一群孩子正趁着春风开心地放风筝,你仿佛还看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抓住具体的事物想象画面,如“草、莺,堤、杨柳”,以这些事物为依托展开想象,让画面更加丰富、立体。2.在情境中识记“拂、堤、柳”字。可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象:长长的柳条随风摆动,它是怎样拂着堤岸的 在想象中丰富对诗歌的理解、体悟,顺势引导识记“拂、堤、柳”字。3.根据学生的发言,相机点拨,帮助学生对这首诗形成整体的、形象的感知。4.课件出示古诗插图,师生合作朗读。教师描述诗句中的春天,学生相机读诗句。示例:师: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嫩绿的芽儿,黄莺在天上飞着,欢快地歌唱。生:草长莺飞二月天。师: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它仿佛在春天里醉了。生:拂堤杨柳醉春烟。师:村里的孩子们放学后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四、朗读积累,背诵古诗1.以补白的形式帮助学生背诵古诗。(1)草长莺飞_____, 拂堤杨柳 儿童散学_____ , 忙趁东风 (2)草长_____ ,拂堤 儿童_____,忙趁_ 2.去掉文字,看图背诵古诗。3.配乐背诵古诗。五、抓住特点,书写生字1.出示“诗、童",学生观察这两个字的特点以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在纸上试着写一写。2.教师范写,提示书写要点。3.学生练写,评价反馈。第二课时一、引入新课;(一)复习上节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