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 年级 生物 科讲学案 课题 4、病毒 课型 新授 课时 1 主备人 辅备及学案使用人 使用时间 29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 通过观察视频、图片等,识别病毒,说出病毒的种类;描述病毒的结构组成及与人类的关系。2.能力目标 收集并整理从书籍、报刊杂志及网上查询到的有关病毒的信息,运用资料,了解病毒与人类的关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关注病毒与生物圈内其他生物的关系,特别是与人类的关系,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生活态度和事物是一分为二的辨证观点。.学习重点: 分析归纳病毒的特征。学习难点: 病毒与人 类的关系。学习过程: 导入:病毒是一种与人类长期共存的生物,只有充分认识病毒,了解病毒,才能把病毒带来的危害降到最低。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和认识病毒。先学环节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P72-74的内容,完成自学题(13分钟) 定稿时间:2011年11月25日 [学习任务一] 病毒的发现自读课本病毒的发现史1、19世纪末,科学家____ 在研究烟草花叶病的病因时发现的。这表明烟草花叶病是由比细菌还小的病原体引起的,他把这种病原体叫做______ 2、 后来,科学家莱夫勒和弗罗施研究动物的口蹄疫时,发现口蹄疫也是由______ 引起的。 3、20世纪初 ,科学家首次用_____观察到烟草花叶病毒是一种__ 颗粒。[学习任务二] 病毒的种类按一定的标准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类,是科学研究中重要的方法。请你通过阅读、讨论并观察课本第73页图Ⅱ-27, 小组合作完成下题。4、在电子显微镜下,可以看到病毒的形态有_____、_____、 _____。它们都没有细胞结构,而且比细胞小的多,只能用纳米来表示它们的大小。 △5、根据病毒寄生的细胞不同,可将病毒分为三大类:_____,如流感病毒;_____,如烟草花叶病毒;_____也叫噬菌体,如大肠杆菌噬菌体。 [学习任务三] 病毒的结构和生活[尝试比较] 运用图Ⅱ-28病毒结构示意图,找出它们的结构共同之处。△6、病毒的结构简单,由_____外壳和内部的_____组成。现在我们知道病毒没有细胞结构,那么,病毒想要长期生存下去,它们会选择什么样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学习任务四 ] 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8、病毒的危害 好处?后教环节:一.病毒的特征: 病毒个体微小; 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 进行寄生生活; 种类多。二.病毒与人类的关系:危害 益处 阅读科学·技术·社会巩固环节:1.寄生在细菌细胞内的病毒又称为: A.噬菌体;B.动物病毒; C.植物病毒;D.疟原虫。答〔 〕2.病毒繁殖的场所是: A.水中;B.空气中;C.活细胞中;D.陆地上。答〔 〕3.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病毒特点的是:A.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 B.没有细胞结构;C.离开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 D.个体较小,用光学显微镜才能看见。答〔 〕4.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它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科学家研究发现,目前在世界各国发生的禽流感致病病毒多为H5N1型甲型流感病毒。该病毒具有高致病性,会造成大批禽类死亡,而且已经出现了人被感染而死亡的现象。 (1)H5N1属于 病毒。它与噬菌体在结构上的共同特点是:都没有 细胞结构,只有 外壳和内部 组成。 (2)H5N1的寄主是 。用5分钟的时间将先学环节中的5、6题背会,并两人合作互考,然后教师抽查;(堂清内容) 训练环节:打开练习册第39--41页,将“课堂练习”中的1--17题完成。(作业)--教后记 (教学反思):--课题研究材料(过程性资料积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