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5516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卖火柴的小女孩 5(人教版)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0次 大小:1403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火柴,小女孩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卖火柴的小女孩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对资本主义社会里贫苦儿童悲惨生活的同情。 2.体会作者由现实生活所展开的合理想象。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从小女孩一次次擦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和作者想象的合理。从最后三个自然段的含义深刻的语句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准备: 灯片、磁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   1.我想同学们从小就听过这样一个童话故事,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光头赤脚走在大街上,她又冷又饿,可是一整天了,没有一个人来买她一根火柴。最后她蜷缩在墙角,擦燃了一根根火柴,在火光中她看到了温暖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和慈爱的奶奶。第二天,当人们发现她时,她已经面带微笑地去了,手里还捏着一把燃过的火柴梗。这个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了。你们知道这个童话叫什么吗?   2.简介作者及时代背景。   提问:这篇童话的作者是谁?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一百多年前的丹麦是个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那时贫富悬殊,金钱支配一切,社会非常黑暗。《卖火柴的小女孩》就反映了当时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悲惨情景。同学们在学习这篇童话时,一定不要忘记这一点。   3.老师有感情地配乐范读课文(或播放录音)。   4.提问:小女孩几次擦燃火柴,每次都看到了什么?最后她怎么样了?   大年夜,一个小女孩在街上卖火柴。   5.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用几句话说出来。   这篇课文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大年夜,一个光头赤脚的小女孩在街头卖火柴,她又冷又饿,为了取暖擦燃了一根根火柴,在火光中,她看到种种幻象,最后冻死在街头。 第二课时   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学习课文,理解重点词句,从小女孩看到的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及作者想象的合理。还要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指导学生学习小女孩看到的第一种幻象   1.提问: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的原因是什么?她看到了什么?你从小女孩看到的东西中体会到什么?结果怎样?请同学们带着这几个问题默读课文第5自然段。   2.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小女孩需要用那微弱的火光来取暖。但是她开始不敢擦火柴,“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这句话说明小女孩是不敢擦火柴的,连一根也不敢,因为要靠卖火柴来维持生活,而且爸爸知道了会打她。但是“她终于抽出了一根”,从“终于”这个词可以体会到,小女孩抽出这根火柴经过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她实在是冷得支持不住了,鼓足了勇气,擦燃了一根火柴来取暖。   3.(出示灯片)她看到了什么?你从小女孩看到的东西中体会到什么?   当小女孩看到大火炉时,她什么心情?   4.后来结果呢?   老师要指导学生用低沉的语调来表现小女孩幻象破灭后的失望和痛苦。   5.指导感情朗读。   6.总结学习方法。   提问: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刚才是如何学习第5自然段的?   先带着问题默读思考,然后回答问题谈体会,最后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学生自学第6到第11自然段   1.同学们就按刚才的学习方法,分小组自学第6到第11自然段。   2.出示思考题:   小女孩后几次擦火柴的原因是什么?   她看到了什么,你从小女孩看到的东西中体会到了什么?结果怎样?   3.分小组自学,老师巡视。   三、汇报自学成果   1.讨论第二次擦火柴。   (1)提问:小女孩第二次擦火柴的原因是什么?   是为了看清屋里的东西。   (2)提问:你从小女孩看到的烤鹅中体会到什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