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565680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4.1 垂直 沪教版 (2)

日期:2024-06-20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1次 大小:5683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垂直,教版
  • cover
课题 点到直线的距离 课型 新授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画垂线的基础上学习点到直线的距离,在上一节课的基础上要用到尺去度量这条垂线段的长度。 教学目标 1、通过“量”认识“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初步概念 。2、以“画垂线、量线段长短”为主,抽象出“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3、体会距离的含义。 教学重点 对点到直线距离最短的理解。 教学难点 学习和领悟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数学思想方法。 课前准备 课件 尺 教学环节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复习回忆探究新知课堂小结 1、上节课我们都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你学会了什么?用什么工具?2、经过A点分别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3、分别过P点、Q点、R点画出已知直线a的垂线。4、同学们,你们已经掌握了画已知直线的垂线,今天老师带你们到一个海岛上去,领略一下海岛风光,好吗?活动一运用多媒体课观察“点到直线的线段的长短”1、思考:哪一线段条最短? 2、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3、比线段PB短的还有吗?4、量一量,填表 长度长度PAPDPBPC5、什么叫“点到直线的距离”?教师与学生一起解决问题。么叫“点到直线的距离”。(要求学生画垂线时标好垂足)活动二1、过直线外一点P点、画出已知直线a的垂线PA。2、讨论 线段PA的长度表示什么?P.  a 3、过直线外一点P点、画出已知直线b的垂线PB。             p. b 4、过直线外一点P点、画出已知直线c的垂线PC。           p .活动三分别过A点、B点、C点、D点画出已知直线l的垂线。 A. D. B .           .C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知识学生操作练习学生自己在航海图上量一量,完成下表:在作业纸上画一画,展示、交流画法并回答什小组讨论、交流。学生操作汇报:线段PA的长度就是点p到直线a的距离学生按2交流回答学生按2交流回答 小组展示、交流。 沟通旧知、建立联系,激发兴趣。从学生感兴趣的主题出发,采用与生活有关的资料,让学生体验生活数学。通过“在沿海如何选码头位置,以使码头到海岛航”作为引入例。让学生饶有兴趣地思考并通过“量”验证老船长的话,即“过点P作陆地线AC的垂线,垂足为D,PD最短。”最后导出“PD就是点P到陆地线AC的距离。”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与重构: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