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8573220

鲁科版(五四制)七年级下册生物 5.2.2急救常识 教案

日期:2025-05-07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6次 大小:6707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科版,五四,七年级,下册,生物,5.2.2
  • cover
《急救常识》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急救常识》是鲁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主要是识别各种危急情况,学会和运用各种急救方法,帮助学生储备日常救护知识,培养学生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本章都比较活泼新颖,实用性强,强调学生的参与。目的是希望通过教学活动,不仅提高学生的医、药、卫生常识,而且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同时也为培养同学们对医学的兴趣打下基础。七年级学生朝气蓬勃,热爱生活和生命,喜欢乐于助人,喜欢动手操作 ,思维特点是抽象思维已有较大的发展,但仍需要具体的感性知识作支持。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这一认知规律。导入时要从生活入手,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课程标准》的设计有三个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和倡导探究性学习。本堂课就设计了各个环节让所有的学生都动起手来,进行实际操作,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即使是模拟操作,也要步步到位,因为今天的模拟就可能是明天的实战。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正确拨打“120”等急救电话。 2.学会人工呼吸、人工胸外心脏挤压、止血、骨折、煤气中毒等急救方法。 3.学会对一些危急情况或意外伤害的初步护理方法。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自学探究、综合分析能力。 2.通过分小组合作提高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 3.通过实践操作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并提高学生自救和救助他人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珍爱生命、乐于助人的美好情感。 2.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各种危急情况或意外伤害的初步护理方法。 2.珍爱生命、乐于助人的教育。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探究急救电话的打法 情景创设: 多媒体展示 近三年来我市因溺水死亡的青少年和被懂得急救常识的人救回生命的具体案例,结合安全教育平台防溺水专题的设置,让学生知道学习急救常识的必要性。 ? 教师设置场景一: 1、假设我们去石马水库春游,有人不慎溺水,我们作为一名中学生首先应怎样做呢? ? 2、怎样拨打120?模拟拨打。 多设计几个场景让学生模拟拨打。 在悲凉的音乐背景下,看一个个案例,深入情景,体会亲人失去孩子的痛苦。再通过刚发生的两个被懂的急救常识的人救回生命的案例,深切体会学习急救常识的必要性。 找大人求救,拨打120。不能贸然下水去就,不能手拉手救助,可以用身边的竹竿或漂浮物来救助。 120吗,我叫某某某,我现在在石马水库,这里有人溺水了,赶紧来救! 利用多媒体资源,直观而强烈的展示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案例,震撼学生的心理,引起思想的共鸣:我要珍爱生命,学习急救常识,帮助他人的人性本善的美好情感。 让学生懂得安全第一,作为青少年先要保证自己的安全再去尽可能的帮助别人。 通过多次训练总结出拨打要点:姓名、地址、症状? ? ? ? ? ? ? ? ? ? ? 二、溺水的急救 心肺复苏术 如果溺水者被救上岸已无生命体征怎么办? 1、提出探究问题: (1)心肺复苏包括什么? (2)心肺复苏的顺序是什么? (3)怎样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手法、位置、频率、深度) (4)怎样进行口对口吹气法? (5)患者出现什么情况证明人工呼吸有效? (6)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怎样结合进行? (7)怎样证明心肺复苏抢救有效? 2、播放心肺复苏视频,关键点暂停讲评,再重复播放操作流程。 3、对于操作细节和手法再跟学生一起模拟操作。 4、摆放好心肺复苏训练模拟人,找学生上台实际操作。 5、引导学生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