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618035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有无相生》 课件34张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0次 大小:74002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0-2021,诸子,课件,有无相生,选读,先秦
  • cover
有无相生 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是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 相传他母亲怀了九九八十一年身孕,从腋下将他产出,老子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曾在周国都洛邑任藏室史(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邑向老子问礼。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在函谷关(位于今河南灵宝)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或直称《老子》、或《老子五千文》)。在道教中,老子是太上老君的第十八个化身。 充满智慧之爱 闪烁智慧之美 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老子的理想政治境界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哲学的精髓是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第一则:认识世界 《老子》将很多社会人生现象提炼为一系列的对立项,认为这些对立因素都是相反相成的。 1.第一则涉及到哪些相反相对的概念? 2.怎样理解“难易相成”? 第一则:认识世界 几组事物 关系 美与恶 知美即知恶 善 与不善 知善即知不善 有与无 相生 难与易 相成 长与短 相形 高与下 相盈 音与声 相和 前与后 相随 对立 统一 《老子》: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清朝彭端淑的《为学》:“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亦” 人们常说:“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 总结:任何事物都有其相反相对的因素,而这些对立的因素都是相反相成的,所以要客观地、全面地认识事物。 相关名言或成语: 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 2.你消灭的每一种缺点都存在着与它对应的长处,两者相辅相成,生死与共。(阿纳托尔?法朗士) 3.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4.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5.知其一不知其二 。 6.“以管窥天,以蠡测海,以莛撞钟,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文理,发其音声哉。” (《汉书》) 第二则:认识世界 思考:如何理解本则选文中的有和无的关 系? 明确:老子常常从世人不太看重的那些方面,发掘出理论或实践上的巨大价值。老子认为,正是相反的“无”、“易”以及“小事”,成全了“有”和“难”的价值,成就了大事。所以它们都不应该被漠视。 小生活 大智慧 第三、四则:认识自己 思考:怎样理解“自见者不明,自 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 长”?你同意老子的观点吗? ” 自逞己见的人,本意虽是要显示自己的意见,却往往不能使人明了自己的意见。 自以为是的人,本意虽是要彰显自己,却往往不能彰显自己。 自我夸耀的人,本意虽是显示自己的功劳,却往往不能成就大功。 自以为贤能的人,本意虽是要显示自己的贤能,却往往不被人们认为贤能,不被人们敬重。 运用比喻的手法,说明在生活中,人不应该自以为是,否则反而会达不到应有的目的。有道之人,含蓄,谦逊,内敛,蕴藉,不张扬,这是一种境界。 相关名言或成语: 1. 如果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 ———牛顿? 2.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毛泽东? ? 3.老是把自己当珍珠,就时常有怕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路———孔繁森? 4.曲高者,和必寡;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人浮于众,众必摧之。 思考:1.两组对立项“知人—自知”,“胜人—自胜”间,老子更认可的是哪一项?你同意吗? 2.一般人认为“富有”就是拥有大量财产,“有志”就意味着一个人心里有长远打算,“长寿”就意味着年岁多,老子怎么认为的?你同意吗? 3.综合思考,“不失其所者 ”指哪些人才能长久? 自知、自胜、知足、强行 小结:了解自己,战胜自己,超越自己是困难的,但境界也是更高的。志向只止于思想意识,不是有志;志向,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