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683469

苏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教案-3.1 平均数 第一课时

日期:2024-06-03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6次 大小:7066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苏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教案,-3.1
  • cover
九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教 材】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九年级上册) 【课 题】3.1平均数 第一课时 【教材简介】 《平均数》是九年级上册第三章《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中第一节内容,平均数能表示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是一组数据的“重心”,是度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基准,是最常用、最重要的统计量,其应用最为广泛. 本节课主要是通过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情景引入算术平均数的概念,并引导学生举出生活中的相关实例,加深对平均数的理解。同时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归纳总结出求平均数的简化计算方法,能对数据进行分析,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作出决策. 【目标预设】 1.知道算术平均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 2.理解平均数的简化计算方法,并会简单应用;进一步增强统计意识和数学应用的能力. 【学习重点】掌握算术平均数的概念. 【学习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概念,能用简化方法计算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 【设计理念】 本节课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将学生的学习活动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通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通过自学、合作、互帮、释疑(又称点拨)、练习、反思这几个步骤来完成学习内容,掌握平均数的概念以及计算方法,尤其是两种简化计算方法的教学,在学生独立充分思考的基础上,再通过小组交流让学生切身感受简化方法的优势,真正让学生理解并能灵活应用。总得来说整节课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全面参与、全程参与为主,教师只作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适时给予点拨、释疑。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时时激发思维的火花,层层深入理解知识点,不断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让学生体会成就感与收获感,同时通过对多种多样实际问题的分析,体验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的价值,真正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设计思路】 本节课主要分两大自学内容,在设计上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自学内容一是通过给出两组篮球队同学身高,让学生判断哪组同学身高较高来引出课题。“平均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较为广泛,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列举生活中的相关实例,加深对平均数的理解,体会平均数是刻画数据集中趋势的一个常用统计量. 自学内容二要求学生求两组篮球队的平均身高,不同能力的学生可采用不同的方法,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小组交流,通过小组交流、学生展示得出两种简化计算方法,一种是合并计算,另一种是转化计算,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及难点。普通计算方法学生小学已学过,所以关键是让学生感悟两种简化计算方法并理解两种简化方法的特点,并归纳总结两种方法的各自的特点,在探索简化计算方法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同时渗透了“转化”思想. (特别说明:对于平均数的两种简化算法,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就能进行正确计算,无需给出相关计算公式进行背诵) 当堂限时检测环节,通过学生自批自查自纠的方式进行,放手让学生合作互帮,教师对学生典型错误进行分析,真正让学生互帮互学,共同成长,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材、生活等教学资源)重组 学生活动 设计思路 感情 调节 1.统计班级爱打篮球的学生,随机采访个子最矮的篮球爱好者,引出在篮球比赛中,队员的身高是反映球队实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2.学校组织篮球比赛,你准备支持哪里组? 3.如何衡量哪个球队队员的身高较高呢?要比较两个球队队员的身高,需要收集哪些数据呢? 学生围绕问题积极展开思考. 由学生熟悉的情景入手,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导入课题———平均数 自学新知 (一)自学内容一:算术平均数的概念 小明和小亮所在的A、B两个篮球队的同学身高如下: A组(12人)/cmB组(10人)/cm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