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746416

5、杜甫诗三首 咏怀古迹其三 课件(27张)——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三人教版

日期:2024-05-2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00次 大小:1636185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人教,必修,语文,高中,学年,2020-2021
  • cover
《咏怀古迹 · 其三》 杜甫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课文 四大美人 昭君出塞、身死异国的悲剧是历代文人常常咏叹的题材。从西晋的石崇开始,到南北朝的鲍照、庾信再到唐代的李白、杜甫、白居易,都写过咏昭君的诗,其中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最为深刻感人,并被誉为咏昭君诗之绝唱。 尽管柔柔弱弱的王昭君,没有叱咤风云,没有威风凛凛,然而诗歌那苍凉悲壮的意境,仍能使我们强烈地感受到那段凄婉哀怨的历史。 四大美人 《咏怀古迹》简介: 咏怀古迹五首是一组七言律诗, 这五首诗是诗人游江陵、夔州一带,访庾信故居、宋玉宅、昭君村、蜀先主庙、武侯祠, 因古迹怀古人并自我伤感而作,一气贯成,为一组诗。 《咏怀古迹(其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在这首诗当中,你读出了昭君怎样的心事? 怨恨 赏析文本 请在原文中找出点明主旨的那个词语。 思考: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首联一开始并没有写她的怨恨,写的是什么? “群山万壑赴荆门” (荆门指的是湖北宜都西北。昭君故里即今天的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宝坪村) “群山万壑赴荆门” 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 “赴”本是一个普通的字眼,但在此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化静为动,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 开篇不写昭君,却描绘了这样一幅图画,目的何在? 引出歌咏对象,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昭君的奇伟形象。 生长明妃尚有村 合适。常言道:地灵人杰,正是因为有了如此雄奇的山水,钟灵毓秀(美好的自然环境产生优秀的人物。毓yù :养育),才孕育出昭君这样美貌的、不平凡的女子。清人吴瞻泰认为:诗人就是要借高大山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可见,作者在此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   群山万壑这样气象雄伟的起句,用在昭君村合适吗?   其二,作者在引出昭君之前特意用了这么一个内涵厚重的句子做铺垫,也说明了在作者的心目中,生长在这里的昭君决不只是一个明眸皓齿、秀发冰肌的弱女子,而是一位具有大山般坚强性格的奇伟女性。所以,画面的底色用的不是阴柔的秀丽而是阳刚的伟岸,是较为和谐的。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一旦离开汉宫,(命运)便与北方少数民族相连,独留下青冢向着黄昏。 颔联对仗很工整,怎样对仗的?有何效果? 一 去 独 留 紫台 青冢 连 向 朔漠 黄昏 生前的寥落 死后的孤寂 富丽繁华 荒凉冷落 无边无际的大漠 笼罩四野的昏黄天幕 生离汉宫 死葬异域 一般指时间,而这里主要指空间,和 “朔漠”相对,即笼罩四野的昏黄的天幕。 不幸、孤苦 孤寂、冷落 写尽昭君一生的悲剧 造成昭君悲剧的原因有哪些? 汉元帝糊涂昏庸 毛延寿暗中捣鬼 汉元帝按图召幸宫人,而元帝无法一一见面,便命画师毛延寿画像。宫人都贿赂画工,昭君因自恃貌美,不肯贿赂毛延寿,毛便在她的画像画丑了,昭君因此无缘面君。 公元前33年,北方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主动来汉朝,对汉称臣,并请求和亲,以结永久之好。汉元帝尽召后宫妃嫔,昭君挺身而出,慷慨应诏。 元帝大惊,不知后宫竟有如此美貌之人,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便赏给她锦帛二万八千匹,黄金美玉等贵重物品,并亲自送出长安十余里。 昭君为什么怨恨? 1、一怨:远嫁异邦,远葬他乡,月魂空归,思念故乡。 2、二怨:画师的无耻行为。 3、三怨:汉元帝的昏庸糊涂。 合作探究分析文本 作者为什么选取怨恨的角度写昭君,诗人咏叹王昭君其人其事的同时,寄寓了自己怎样的情感? 补充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代宗大历元年,也就是公元766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