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759910

9《木兰诗》教案+学习任务单(2课时)

日期:2024-05-2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59次 大小:7015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木兰诗,教案,学习,任务,2课时
    教 案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木兰诗》(2) 学科 语文 学段: 初中 年级 初一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诗歌,体会木兰的人物形象,分析她的英雄气概和女儿情怀,把握木兰巾帼英雄的形象。 2.理清诗歌的详略安排,品味诗歌的主题。 3.拓展阅读,体会乐府民歌的特色。 教学重点: 分析人物形象,体会木兰的英雄气概和女儿情怀,把握木兰的巾帼英雄形象。 教学难点: 理清诗歌的详略安排,品味诗歌的主题。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教学环节 主要教学活动 设置意图 一、欣赏导入 欣赏歌曲作品《木兰诗》,感受木兰从军的壮志豪情。 体会音乐作品中的木兰形象。 二、感受木兰的英雄气概 1.朗读《木兰诗》,找出能直接表现木兰是一位英雄的相关语句。 2.除了这些直接表现木兰英雄气概的句子外,请你找出其他能够体现木兰英雄气概的句子。 体会木兰的英雄气概。 三、感受木兰的女儿情怀 请找出诗歌中能够体现木兰的女儿情怀的句子。 体会木兰的女儿情怀。 四、理解主题 1.《木兰诗》中哪些地方叙述得详细,哪些地方简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安排呢? 突出中心———详写 有关中心———略写 无关中心———不写 2.大家对文章的主题有不同的理解,你更认同哪一种观点呢? (1)有人认为木兰既是一位“当户织”的劳动妇女,又是一位能够代父从军,征战沙场的英雄,男人能做到的,木兰能做到;男人不能做到的,木兰也能做到。木兰这一英雄形象,就是对封建社会中歧视妇女的传统观念的无情嘲弄。 (2)有人认为木兰多年征战后,凯旋而归,却拒绝封赏,充分反映了劳动人民的质朴谦逊,也讽刺了热衷功名利禄的封建士大夫。 (3)有人认为《木兰诗》表达了妇女并不亚于男子的观点,赞颂劳动人民出身的妇女英雄。 (4)有人认为《木兰诗》的主题不是歌颂尚武精神,而是反映人们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理清诗歌的详略安排。 品味诗歌所表达的主题。 五、民歌欣赏 欣赏“乐府双璧”之一的《孔雀东南飞》。 欣赏民歌作品。 六、作业 背诵《木兰诗》4-7段。 背诵课文。案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木兰诗》(1) 学科 语文 学段: 初中 年级 初一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感受民歌情味,了解民歌的特点。 2.借助课下注解,梳理诗歌所叙述的故事情节,了解木兰的传奇故事。 教学重点: 朗读诗歌,结合课下注解梳理诗歌所叙述的故事情节。 教学难点: 了解民歌的特点。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教学环节 主要教学活动 设置意图 一、了解诗歌体裁 《木兰诗》是一首北朝民歌,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了解《木兰诗》的体裁。 二、读准字音 1.结合课下注释认读字词。 2.结合字典,查阅字词。 3.结合句子的理解,进行判断区分。 结合课下注释,查阅字典,认读课文中相关字词,能够准确朗读课文。 三、读出民歌情味 朗读诗歌,观察诗歌的句式特点,体会诗歌的节奏、韵律,初步感受诗歌的语言风格。 多为五言句 句尾押韵,韵脚丰富 木兰诗 口语化的语言 朴素自然的语言 铺陈排比 风趣生动的比喻 朗读课文,感受民歌的情味。 四、梳理内容 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歌内容,概括和木兰有关的故事情节: 木兰停机叹息 木兰决定代父从军 木兰准备出征用品 木兰奔赴战场 木兰多年征战 木兰还朝辞官 木兰还乡与亲人团聚 木兰比喻回答火伴 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歌内容,了解木兰的传奇故事。 五、思考 《木兰诗》中哪些地方叙述得详细,哪些地方简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安排呢? 思考文章的详略安排。 六、作业 作业:背诵《木兰诗》1-3段。 背诵课文。《木兰诗》(1)学习任务单 【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感受民歌情味,了解民歌的特点。 2.借助课下注解,梳理诗歌所叙述的故事情节,了解木兰的传奇故事。 【课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