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786250

人美 版(北京)四年级美术下册《第10课 画家凡高》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16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3次 大小:4352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美,北京,四年级,美术,下册,第10课 画家凡高
  • cover
教学内容 画家梵 高 课时 1 教学 目标 1、初步了解凡·高生平及绘画风格,知道如何对一名画家进行专题研究和学习。能用简单的文字对凡·高的作品进行欣赏评述,能查阅、搜集相关资料。 2. 通过了解、分析凡·高的一生,学习凡·高对艺术热情、执著、勤奋创新的精神。同时感悟人在逆境中应该怎样调整控制好自己,成为一个积极健康的人。 教学重难点 通过了解、分析凡?高的一生,学习凡?高对艺术热情、执著、勤奋创新的精神。同时感悟人在逆境中应该怎样调整控制好自己,成为一个积极健康的人。 ? 教 学 过 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凡·高 1、教师:本堂课我们来一起认识一位著名画家,他被称为是“后印象派”的创始人,他的作品以及绘画技法对二十世纪的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他37岁的一生虽然短暂,却创造了大量艺术价值极高的作品,比如我们熟悉的《向日葵》、《唐吉老爹》、《阿尔附近的吊桥》、《嘉歇医生像》…… 教师:他就是我们这堂课的主人公,他的名字叫做? 2、教师:今天就让我们透过梵高作品走近这位伟大的画家,与大师对话。 (二)、阅读资料,欣赏自画像 1、教师:通过课前资料的查阅,想必你们对梵高有了一定的了解,咱们来一次机智抢答吧! (1)梵高哪一年出生于哪个国家?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梵高的资料? 1877年到1879年,他在比利时贫困的矿区做传教士,27岁开始作画 矿区的工作辛苦又危险,梵高为自己的“画家梦”努力着,他依然在业余时间坚持绘画,这表现了他艺术上的何种精神? 此时的梵高生活困苦,甚至连买油画颜料的钱都得靠亲戚朋友资助,为了使自己的人物肖像画水平迅速提高,请不起模特的梵高,只能画镜中的自己。 (2)教师:这是两幅梵高早期的自画像,画面整体采用什么样的色调? 此时梵高还没有受到印象画派的影响,画作整体色调还比较深沉,给人压抑的感觉。此时的梵高的确处于比较忧郁的阶段,他开始挨饿,还要接受梅毒病的治疗。由于拔了 10 颗牙,梵高因此蓄起胡须来掩盖脸颊的缺陷。这灰暗的色调也是梵高当时心情的写照。 (3)教师:这两幅作品是梵高后期的自画像,与前期作品相比,最大区别是什么? 梵高开始选用了哪些色彩? (4)教师:你们查阅到梵高自画像色彩强烈转变的原因了吗? 随着梵高在艺术学院美术知识的积累,“印象派”技法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于梵高对艺术的追求,他厌倦了“印象派”的画风,艺术创作没有了激情。 32岁时,他来到法国阿尔。阿尔是梵高一生最热爱的地方,碧蓝的天空清澈的一尘不染,成片的麦田显现出刺目的黄色;淡黄、金黄、土黄层次分明;清澈、透明的湖水波光粼粼,吊桥的倒影随波荡漾,两岸似火般鲜艳的花朵盛开着。这里的一切都拥有强烈的色彩,这都让喜爱绚丽、明亮的梵高兴奋,情绪时刻处于被色彩深深感染中。 虽然梵高在阿尔的时间不到3个月,但却是他一生中创作作品最丰富、最投入的阶段,200多幅画作几乎是他在巴黎两年时间所画作品的总和。 (5)教师:欣赏梵高阿尔时期的作品,梵高的作品色调又有了哪些转变? 梵高的代表作,也是其最具想象力的作品———《星月夜》也与梵高有在阿尔创作的这段经历分不开。画面中那轮放射耀眼明黄色的月亮,星星;散发耀眼光芒的星云,依稀能够看出梵高对明亮色彩的追求。 (三)、赏析作品,评述凡·高 1、欣赏想象风景画《星月夜》 (1)教师:梵高的《星月夜》描画的是怎样的一番场景? (2)教师:曾经有位艺术家欣赏过梵高的《星月夜》后,兴奋的说,“长线,曲线,短线,整个画面是一片笔触的狂欢!”艺术家这段话里提到的“笔触”是什么意思呢? 可不认为只有大画家的作品中才会出现“笔触”,殊不知,笔触一直默默无闻的藏在你们创作的每一幅美术作业里呢,尝试着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吧! (3)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