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795552

人美 版(北京)五年级美术上册《5. 奇妙的组合》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17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4次 大小:70963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美,北京,五年级,美术,上册,5. 奇妙的组合
  • cover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奇妙的组合 学科 美术 学段 高 年级 五年级 教材 -出卷网-: 人民美术-出卷网- 出版日期:2014年7月第1版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美术课程标准中提出: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奇妙的组合》一课在让学生充分理解“奇异组合”的含义,感悟艺术家超常规的思维表达方式的基础上,尝试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加上自己的想象,进行艺术创作,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到奇妙是一种美,是艺术的表现手法之一,作品中形象的组合变化可以给人带来美感。 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课教学,让学生了解奇妙组合的表现方法,并运用这种方法创造新形象,逐步组合出既神奇又与众不同的作品。鼓励学生利用各种方式搜集资料和图片,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获取新知识的过程当中,大胆想象将事物进行巧妙组合,呈现出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创作出新颖、有趣、独特的作品,发展学生的构思与创作能力。 二、学情分析: 在本册《美术家达利》一课中,学生已经欣赏过报纸水粉画《梅·维斯特的脸》,了解到画家达利将公寓与肖像结合,把生活中的绘画、时钟、沙发、窗帘等联想成脸部五官造型。二年级《我的梦》一课中,学生就已经接触过俄国画家夏加尔的作品《我和我的村长》,学习到夏加尔用立体主义分解法来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怀恋之情,已经对具体的形象以反逻辑方式出现有过初步的认识。对本课中大师的作品所表现出的超常规构思容易理解。如何构思,将生活中毫不相干的事物巧妙组合,创作出新颖、独特、有趣的画面,产生“奇异”的效果,对学生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识:了解奇妙组合的表现方法,学习用这种方法创造新形象。 技能:能用奇妙组合的方法表现出新的形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创新思维能力及造型能力。 过程与方法 利用神奇的图片,设计“猜猜看”的教学环节,引起学生的悬念,使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产生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 引导学生在观察、体验中发现生活中丰富的奇异组合现象,在探究中学习奇异的组合方法,创作出神奇的、与众不同的作品。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习奇异组合的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将生活中几种不同的形象进行巧妙组合,以及形象特点的表现。 教学资源 教师:课件、教具 学生:课前学生利用各种方式搜集上课所需的物品、勾线笔、A4纸、美术书 教学流程示意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具有神奇之处的图片。(课件) 生:欣赏作品,选用合适的词语来形容初次看到这些图片的感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借物组合可以产生新的形象。 师:猜猜看,这是什么?这些组合成了什么?(课件) 生:一个老人 师:请问老人的长发和胡须正是借助小河与马鬃的什么?老人的眉毛和眼睛借助的是骑马人的帽子与头部的什么? 生:颜色、形状 师:今天我们借助事物的形状和颜色拼凑,进行奇妙的组合。 出示课题《奇妙的组合》 【设计意图】由局部到整体,使学生感受作品的奇异之处。 讲授新知 师:看课本作品P10页俄国画家马列维奇的《莫斯科的英国人》,你从图中看到了哪些事物? 生:俄国教堂、马刀、蜡烛、剪刀、文字、鱼等。 这幅画是怎样组合出来的? 生:利用不相关的事物重叠、穿插,随意组合。 【设计意图】了解奇妙组合的表现方法。 能否利用画中的事物,重新组合呢?师示范,请同学给此画作起名? 师小结:借助名画中的事物重新进行奇妙组合,产生了和原作不一样的画面效果。 4、欣赏艺术家将物品进行组合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