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8800468

第3节 区域的发展差异同步学案(2课时)

日期:2025-11-19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23次 大小:112962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3节,区域,发展,差异,同步,学案
    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 湘教版 必修1第1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3节第1课时四大地区学案 [生活链接] 2018年9月,国家统计局发布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区域发展报告,数据显示,区域发展差距经历了一个由扩大到缩小的过程。改革开放之初,沿海率先发展战略使东部地区一马当先,保持领先地位。进入2000年后,随着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等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区域发展差距不断缩小。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 以不同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时空发展状况。知道:我国四大地区的范围及其发展差异。理解:我国四大地区差异形成的原因和各自发展战略。应用:学会利用区位分析理论比较区域发展差异的基本方法,提高读图、析图能力。 综合思维:通过区域景观图、区域图及文字叙述,说明区域差异的表现、分析区域差异的原因。地理实践力:通过旅游、野外实践活动,观察地理环境特征,并与自己的家乡形成对比,探究区域差异形成的原因。 自主预习固根基主干引导 夯基固本 一、四大地区 1.划分依据: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 2.范围 (1)东部地区:冀、京、津、鲁、苏、沪、浙、闽、粤、琼、台11个省(市、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2)中部地区:晋、豫、鄂、湘、皖、赣6个省区。 (3)西部地区:陕、甘、宁、新、内蒙古、青、渝、云、贵、川、藏、桂12个省(市、区)。 (4)东北地区:黑、吉、辽3省。 [自我探究] 有人说,我国四大地区自然条件的差异是造成四大地区差异的根本原因,对吗? [答案] 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我国四大地区差异是一系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 二、四大地区的发展差异 1.总体特点:区域发展差异突出,东部地区经济社会相对发达、中部地区加速崛起、西部地区各方面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东北地区在转方式、调结构、节能减排等方面成效显著。 2.具体表现 (1)产业结构差异 地带 东部地区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东北地区 产业结构 先进制造业、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 农业在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 以重化工业为主导 工业结构 以轻型或综合型产业为主 具有过渡性特征 以重型工业为主 (2)工业化与城市化差异 ①东部、东北地区工业化进程快,而中、西部地区相对滞后;东部地区工业产值高于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 ②从城市化水平来看,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远高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高于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同类城市。城市发展的滞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西部地区的发展。 (3)对外开放的区域差异 地区 东部地区 中、西部地区 开放程度 高 低 吸纳外资能力 强 弱 开放程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开放程度高,可提高本地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有利于本地企业主动融入国际市场 [自我探究] 我国四大地区区域发展战略分别是什么? [答案] 东部率先发展、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 1.东部地区与中部、西部、东北地区比较(  ) A.东部地区较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 B.中、西部较东部经济发展速度快 C.东部较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具有资源优势 D.中部、西部、东北地区较东部地区具有区位优势 答案 A 解析 东部地区与中部、西部、东北地区比较,经济发展水平高,发展速度快;靠近沿海,区位优势明显;具有资金、技术和人才的优势。而中部、西部地区、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发展速度较慢;远离海洋,对外联系不便;资金、技术和人才匮乏,但资源丰富。 东北地区在经济体制转轨和市场化过程中,工业出现了严重的不适应症———企业步履维艰、经济效益严重下滑、转制困难等。为此,国务院多次召开常务会议,研究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问题。 2.东北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