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817089

8 茶馆(节选)第二课时 课件(53张PPT)+教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4次 大小:944563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茶馆,节选,第二,课时,课件,53张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本语文高中选择性必修下册《茶馆》节选教学设计 课题 《茶馆》节选 单元 一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一 学习目标 1.梳理本剧情节,明晰人物与时代的矛盾冲突。2.了解“卷轴式”的结构特点,评析剧中主要人物的形象及其意义。3.鉴赏本剧富有个性化的语言和浓郁的北方方言特色。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品味语言的个性化、动作化及幽默风格。思维发展与提升:把握节选部分众多人物的形象特点。审美鉴赏与创造:在反复诵读中感知剧情和人物形象。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茶馆》的思想艺术成就,激发戏剧欣赏的兴趣,提高鉴赏能力。 重点 在反复诵读中感知剧情和人物形象。 难点 在反复诵读中感知剧情和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承接上一节课所学内容 ,你能说一说全剧三幕,各写怎样的时代?第一幕 清末第二幕 民国初年第三幕 抗战胜利后 回答老师的提问,回归所学内容,带着情境,走入本课。 整合之前所学知识,创设情境带着情境,走入本课。 讲授新课 自读课文研读思考第二幕写了哪些情节?(概括)剧本前面部分的“舞台说明”反映一种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说明)第二幕中出场的主要人物可以分为哪几类?(列表)结合人物的语言分析王利发、常四爷、松二爷等各是什么样的形象(分析)第二幕中的戏剧冲突是什么?这些冲突又表现了怎样的主题?(说明)从人物语言可以看出时代哪些方面的特点?(圈点)《茶馆》在结构上有些什么特点?(说明)《茶馆》的语言有些什么特点?(说明)第二幕写了哪些情节?1、李三向王淑芬发牢骚2、王利发和王淑芬拌嘴3、巡警和大兵的压榨与掠夺4、唐铁嘴要租房5、常四爷、松二爷来贺喜开张6、吴祥子、宋子恩来抓 人、敲诈7、康顺子求工8、刘麻子和老陈、老林的交易9、王利发与崔久峰交谈10、老陈、老林被抢,刘麻子被抓本幕前面的一段“舞台说明”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所反映的是1916年袁世凯死后,军阀割据,连年内战,民不聊生的社会面貌。“裕泰”茶馆是北京城内硕果仅存的一家,可见军阀混战时期街市的冷落萧条,茶馆内设置的时装美人广告画和“莫谈国事”的大字,可以联想到帝国主义的侵入和渗透,也看到了社会的动荡不安。从茶馆的修理门面,预备开张,足见主人王利发的审时度势,随俗为变,善于经营的特点。第二幕中出场的主要人物可以分为哪几类?王利发、常四爷、秦二爷、松二爷各是什么样的形象?要求:先找出能表现人物个性的台词,然后概括其性格特点分析王利发的人物形象王利发的形象特点“在街面上混饭吃,人缘儿顶要紧。我按着我父亲遗留下来的老办法,多说好话,多请安,讨人人的喜欢,就不会出大岔子!”王利发是裕泰茶馆的掌柜,也是贯穿全剧的人物。他从父亲手里继承了裕泰茶馆,也继承了他的处世哲学,即多说好话,多作揖。他胆小、自私,又精明、干练、善于应酬,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态度。在黑暗的旧中国,尽管王利发善于应酬,善于经营,不断改良,却无法抵御各种反动势力的欺压。他对此也抱有强烈的不满,但表达得十分含蓄。就是这样一个精于处世的小商人,最终仍然没能逃脱破产的命运。王利发的悲剧,是旧中国广大市民生活命运的真实写照。常四爷形象分析“今儿个城外头乱乱哄哄,买不到菜;东抓西抓,抓到这么两只鸡,几斤老腌萝卜。听说你明天开张,也许用得着,特意给你送来了!”“瞧着给,该给多少给多少!”“是呀,您的眼力不错!戊戌年我就在这儿说了句‘大清国要完’,叫你二位给抓了走,坐了一年多的牢!”“凭力气挣饭吃,我的身上更有劲了!”“什么时候洋人敢再动兵,我姓常的还准备跟他们打打呢!”常四爷形象特点:旗人。正直善良,乐于助人。敢作敢为,富于正义感。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