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学设计 执教者:莲花小学 黄立通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2、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过程与方法: 1、用刻度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2、用橡皮泥制作成不同的形状,使之能够浮在水面上。 3、根据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做出沉浮判断。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2、在探求原因的过程中,懂得证据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三、教学难点:改变橡皮泥的形状使它浮在水上,比较沉浮橡皮泥排开的水量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四、教学准备: 学生材料:每组水槽1个、两个同样的带刻度烧杯(盛200毫升水)、统一规格的橡皮泥每组两块、记录表。 教师材料:小黑板1块。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我们在上节课已经研究了物体沉浮的规律: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改变物体的重量就能够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在重量不变的情况下,改变物体的体积大小就能够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 2、今天我们将用我们比较熟悉的橡皮泥来研究有关物体沉浮的问题。揭示课题。板书: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二).?探究活动: 师拿起一块橡皮泥,猜一猜把它放入水里是沉还是浮?试试看(师演示让学生观察)。想玩吗? 1.观察橡皮泥的沉浮 一会,老师发给每个小组一块同样规格的橡皮泥,要求你们把这块橡皮泥捏成不同的实心形状,放在盛有水的一个烧杯里观察是沉还是浮? (1)教师先明确一下实验要求: ①实验前,先观察烧杯中的水是多少毫升。 ②快速捏出实心形状的橡皮泥放入水中观察是沉还是浮? ③往烧杯里放橡皮泥时要小心不要把水溅出来。 ④进行观察时注意声音不能太高。 ⑤实验完毕马上坐好,准备交流汇报。 汇报内容:说说你们捏成什么实心形状,放在水里是沉还是浮? (2)要求明确了,每组派一名同学领取橡皮泥开始实验。 (3)交流汇报,其他同学认真听,思考:从同学的汇报知道了什么? 统一规格的橡皮泥改变形状质量发生变化了吗?体积呢?(预设:若学生对橡皮泥的体积是否改变无法确定,列举《乌鸦喝水》的故事,你们还记得这个故事吗?故事告诉我们什么科学知识?根据学生口述讲解:任何物体都有一定的体积,它们浸入水中,一定会占据一定的空间,压迫水,把水向四周排开,从而使水面上升,这就涉及到了物体排开水量的问题(教师板书:排开的水量),并强调这里排开的水量不是指重量,而是指排开水的体积,现在我们仔细观察放有橡皮泥的烧杯,水位上升多少,也就是说橡皮泥排开的水量是———记录上升几个小格。 通过学生实验得出,改变橡皮泥的形状,质量没有变,排开的水量一样,即体积没变,橡皮泥的沉浮状态不会发生改变。 2.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 刚才大家研究的非常认真,想不想研究更深点的问题? (1)请听好问题:有没有办法在不增加任何其他添加物的前提下让这块统一规格的橡皮泥浮在水上?什么办法?(预设:捏成空心的,像船一样的) (2)小组内动手捏好后先放在水槽中试试是否能浮在水上,如果浮了保持原状小心取出橡皮泥放在另一个盛水的烧杯里。 (3)哪个小组的橡皮泥能浮在水上视为成功了,可以用你们喜欢的方式示意一下,并派一名同学到前边登记,其他同学小心取出橡皮泥保持原形状。马上坐好总结经验,准备帮助其他组。不成功的组可以下坐去考察或请教。然后进行改进直到挑战成功后坐好。那就赶快动手吧! (4)思考:统一规格的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有的沉入水中,有的浮在水面上,是什么的变化,使它们的沉浮情况发生改变了呢? (5)学生提出自己的假设。 3.比较橡皮泥排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