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827809

人教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39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3次 大小:163993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人教,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
  • cover
(课件网) 李 白 梦游天姥(mǔ):梦中游览天姥山。 吟:诗体名称,属于歌行体 留别:留诗赠别。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素有诗仙之称,在中国文学史上是最具浪漫主义气息的诗人。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诗歌想象丰富,语言清新,较多运用浪漫主义表现手法。 李白早年就有济世安邦的抱负,天宝元年, 经友人吴筠推荐,被唐玄宗征召入京。他以为实现自己“济苍生”“安社稷”的政治抱负的时机到了,于是高歌“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踌躇满志到了长安。但玄宗只把他看作词臣,并不重用;李白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又因醉中命宠臣高力士脱靴,贵妃捧墨,得罪京城权贵,受到排挤,不到三年,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由布衣而卿相的梦幻就此破灭。 李白生平,帮助学生理解李白思想 14岁 立志“安社稷”“济苍生” 25岁 仗剑远游,求仕无果 42岁 奉诏入京,供奉翰林 44岁 权贵排挤,赐金放还 54岁 安史之乱,从军报国 56岁 兵败流放,中途遇赦 61岁 再请从军,因病折回 62岁 病逝当涂 这就是李白,有着儒家兼济天下的壮志,即使遭遇了排挤和流放,也矢志不渝,梦是他壮志难酬时的安魂曲,是他怀才不遇时的精神家园,他的骑鹿远游里深藏的是对现实的不满,对权贵的不屑,对自由的追求。 作 品 背 景     李白应召入京,供奉翰林,不到三年,就被排挤离开长安,怀着极度悲愤惆怅的心情离开了京城。 离开长安后,他与杜甫、高适游山东,在兖(Yǎn)州话别,临行作本诗,留赠给友人,借以排解内心的悲愤,表现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世俗权贵的蔑视。 整体感知 整 体 感 知 1、诗人是通过什么方式向朋友告别的? 2、填空: 入梦的原因是_____ 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_____ 由梦境转入现实的过渡句是_____ 揭示全诗主题的两句诗是_____ 围绕“梦游” ,诗人是怎样展开诗歌的? 填 空: 入梦的原因是: 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 由梦境转入现实的过渡句是: 揭示全诗主题的两句诗是: “海客谈瀛洲,……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 “忽魂悸以魄动,…… 失向来之烟霞”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学习第一段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航海的人谈起瀛洲,大海波涛渺茫确实不易寻求;吴越一带的人谈起天姥山,云霞忽明忽暗(天姥山)有时可以看到。天姥山仿佛连接着天遮断了天空,(它)山势高过五岳,遮蔽了赤城山。天台山虽高一万八千丈,对着这天姥山,(却矮小得)象要向东南方倾倒一样。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请概括天姥山的特点,思考为何要这么写? 描写天姥山的神奇和高大,表现了无比向往之情,使人油然而生神游天姥之念 --交待入梦之由 神奇 高大 (衬托) (对比、夸张) 意境:清幽宁静 学习第二段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 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外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我根据越人说的话梦游到吴越,一天夜晚飞渡过明月映照下的镜湖。湖上的月光映照着我的身影,送我到剡溪。诗人谢灵运游天姥山时住宿的地方现在还存在,清澈的溪流水波荡漾,山中的猿猴叫声极为凄清。 月夜飞渡图 感情:愉悦神往 湖月梦景 静美 清幽 思考探究 1、“一夜飞度”表现了什么? 明确:急切兴奋之情。 2、诗人为何提到“谢公”? 明确:谢灵运是南朝时期著名的山水派诗人,他 热衷政治仕途,但到了刘宋时代,他的仕途地位受到威胁,不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