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831015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单元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

日期:2024-05-16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3次 大小:11724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人教,课时,第一,常见,课题,单元
  • cover
§10-1 常见的酸和碱 第一课时 初步认识酸碱盐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本节课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已有认知和经验事实为依据,引导学生形成推理与论证,质疑与创新的科学思维,逐步提升应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建构多角度认识物质的思路和方法,从微观角度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形成物质的分类观和元素观,帮助学生从化学视角解释自然现象,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科价值和社会价值成为促进学生终生学习发展的平台。 教学背景分析 (一)本课时教学内容的功能和地位本节课是酸碱盐教学的起始课。从本节课开始,学生对酸碱盐有了学科的认识。因此,打下科学基础,建立良好的认识方式至关重要。然而在目前的酸碱盐的教学中,存在着一种情况,教师习惯从性质的角度导入酸碱盐,导致学生对于酸碱盐的认识不够严谨。所以本节课将引导让学生从微观的角度认识酸碱盐,使学生认识到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相互关系,并尝试依据结构的特点对酸碱盐进行分类。(二)学生情况分析在知识层面上,学生已经了解了几种常见酸及其用途,知道石蕊遇酸变红,对于酸碱盐的分类标准并不了解。溶液单元了解氯化钠溶液具有导电性,但是对于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微观实质并不熟悉,还未形成微粒观,缺乏宏观微观相结合的意识。在金属单元和氧化物的学习中初步感受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但是认识存在局限性,并没有形成系统的思路和方法。在方法层面上,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具备初步的分类思想。但是缺乏推理与论证的科学思维,还未形成分类观和元素观,缺乏应用分类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 了解酸和碱溶液的微观实质2. 知道酸碱盐在水溶液中以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的形式存在3.了解酸碱盐的分类标准(二)过程与方法1. 形成元素观和分类观2. 提升推理与论证,质疑与创新的科学思维3. 引导学生自主构建从微观角度认识宏观物质的思维方式(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在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模式中,增强团队意识和互助精神2. 认识化学知识的学科价值和社会价值3. 使学生乐学善学,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从微观角度认识酸碱盐,体会物质与性质的关系(二)教学难点从结构的角度认识酸碱盐 教学过程设计 环节 主要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式 环节二建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学科思想 环节三自主完善分类标准环节四:课后练习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导学生应用已有的经验事实,跨学科迁移知识,解决化学学科中的实际问题,提升了实验设计能力,培养了质疑与创新的科学思维。以生为本,鼓励学生应用多种表达形式进行展示,设计方案多样化。帮助学生在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在实验中提取证据,为结论的分析提供依据,提升实验能力。引导学生依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相关证据,从微观的角度进行理性分析,做出独立判断,培养了推理与论证的科学思维,提高了表达与交流的探究能力。帮助学生学会应用已学知识解决新问题,初步建构微粒观。让学生体会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的事实。引导学生应用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的内在关系,从微粒角度解决新问题,提升了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再次体会结构决定性质的学科思想,并在实验取证和分析的过程中,提升推理与论证的科学思维,完善微粒观。帮助学生体会用符号和图示的表达方式不仅可以将抽象思维转化为形象思维,还有利于知识的记忆和表达。引导学生在绘制的过程中关注离子的电荷守恒,在体会化学语言表达的同时,再次感受着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微观存在形式。引导学生应用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的学科思想,通过分析物质相似的结构,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