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8834964

鲁教版小学信息技术 第四册 第7课 一起去寻宝(第2课时)教学设计(含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课后反思)

日期:2025-10-16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3次 大小:67397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分析,课后,教材,含学,教学设计,2课时
  • cover
《一起去寻宝》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Scratch 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专门为中小学生开发的简易的图形化编程软件,它不涉及到代码编写,通过像搭积木一样的方法来做出动画或游戏。针对孩子们的认知水平,以及对于界面的喜好, Scratch 不仅易于孩子们使用,又能寓教于乐培养孩子们的创新能力, 让孩子们获得创作的乐趣。 本节课是第 7 课《一起去寻宝》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是在学生熟练掌握用键盘控制角色运动的基础上,学习碰到颜色和设置角色大小等积木。在教学策略上,为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及突破教学重难点,本节课通过启发式,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掌握基础知识,完成分层递进的挑战任务和拓展任务。 二、学情分析 本节的授课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这个时期的学生具有可塑性大、主动尝试、追求独立等特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反感说教,所以上课时我会创造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去探究,去发现,尊重了他们的成人意 识,他们会更积极地思考;学生好奇心强,也有利于学习兴趣的激发。 此前学生已学习了 Scraino 的一些基本操作,利用它图形化的编程界面,制作出“猫捉老鼠”、“幸运转盘”、“乌鸦喝水”、“大鱼捉小鱼”等经典案例,学生对这个学习内容非常感兴趣,部分学生将这些案例进行 多个版本的再创作,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教师也叹为观止。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用积木。 (1)学会使 ( 2 )熟悉 积木。 ( 3 )设置 过程与方法: 角色的大小。 利用 Scraino 软件制作走迷宫,寻找藏宝图的游戏,并且能对个人以及他人的操作方法、呈现的作品进行评价,总结出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习。 培养学生要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评价能力。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碰到颜色积木。难点:移动xy 的坐标。 五、教学策略 本节课采用的教学方式是启发式,任务驱动式等,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讨论交流,启发学生思考,完成挑战和拓展任务;学生则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通过自主阅读,思考发问,学会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一般方法,然后通过探究研讨或协作互助,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教师设计的有一定梯度的、层次 不同的练习,让所有学生都有所提高,学有所获。在课堂上,教师通 过提问、分享、巡查与辅导、课堂练习等教学评价手段,随时发现问题,保证及时有效地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动态调整课堂。 六、 教学准备 教师电脑、学生电脑、Scraino 作品七、 教学过程 0296799总流程: 教 学环节激趣导 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老师演示寻宝的过程,请同学们认真观 察,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通过键盘的方向键控制小甲虫穿越 迷宫寻找藏宝图。小甲虫如果走到路线 外,碰到绿地,则回到起点重新开始;当它找到藏宝图,藏宝图移到舞台中央并变大,游戏结束。 观察故事情节的发展,并能说出 小甲虫回到点,并能明白为什么小甲虫回到起点,是因为它碰到了绿地。 用直观的演示游戏的操 作过程,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他们非常想知道这样的动作是怎样实现的,更是激发了他 们强烈的好奇心。 具体实施: 任 务 1、任务一:碰到颜色就返回 驱 (1)用到“如果,那么”积木,用它来造句, 动 应该怎样表述这个个操作过程? 、分层探究 绿地用颜色来表示,会用到“碰到颜色”这个积木。 起点的位置是xy 的坐标来表示。会用到移到x: y:这个积木。 如果小甲虫碰到绿地,那行小甲虫回到起点。 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在控制时找以“如果,那么”积木,在侦测里找到碰到颜色,在运动里找到移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