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84321

7 春蚕 教案(3课时)

日期:2024-06-17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56次 大小:5136707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春蚕,教案,3课时
  • cover
春 蚕 教学要求 1、 通过理解课文,了解养蚕的过程和母亲的辛苦,从中受到热爱劳动和孝敬父母的思想感情。 2、在了解句与句联的基础上,练习给自然段分层,以理解课文内容。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用"照例""增添"造句。 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母亲养蚕的过程,着重从养蚕的过程中体会母亲养蚕的辛苦; 练习给自然段分层。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不知养没养过蚕?春天到了,采一点桑叶,放在小盒子里,看着蚕宝宝一天天长大,最后爬上山,结几个茧,那真是太高兴了。但是在旧社会,专靠养蚕挣钱的养蚕人,是非常辛苦的。 二、自读课文 1、 要求读准字音,画出词语 读后指导"增""卵"笔顺,"隔、添"的正确笔画。 讲解:蚕种、榆钱、匾、烛台、蚕沙 2、读熟,了解自然段的大意。 3、 默读课文, 思考: 蚕的生命是怎么开始的?生长的过程是怎样的? 课文主要讲谁?她做了什么事?她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4、交流讨论 蚕的生长过程: 蚕卵--极小极小的蚕--蚕一天一天大起来--蚕越来越大--蚕上山了--结茧子 教学"卵、茧" 母亲养蚕换钱,为我们姐弟交学费。 6、 填表,熟悉课文内容语言文字。 蚕的生长过程 母亲做什么?(神态、语言) 生命开始 要把掐来的桑叶擦得干干净净的,剪得又细又匀。 一天天长大 桑叶剪得粗起来。要换匾分匾。 越来越大 打扫房间做蚕室。深夜起来添桑叶。 快上山 一夜起来两次,清蚕沙,添桑叶。 上山 摘茧子 (1)填完表,讲给同桌听。按蚕渐渐长大的顺序,具体说说母亲是怎样喂养的? 各自练说,同桌交流。 (2)指名说 三、教学生字词。 四、作业 1、 书写生字 2、 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 认读生字。 2、 导入。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 通过填表格,读课文,课文中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引导:(母亲养蚕辛苦 母亲精心养蚕) 2、母亲精心养蚕,养蚕辛苦为的是什么,请读第一自然段。你觉得哪个词最重要?为什么? (每当这时候。 常常:不是一次两次想起母亲。)[板书:怀念] 说明我每到春天都会想起母亲。 就靠:只能靠养蚕换点钱,没有别的办法。 3、小结: 说得真好,作者对母亲的怀念是那么强烈,我们也带着浓浓的深情来读这段话。 4、齐读。 5、用"因为......所以......"把第一自然段的内容说一说。 6、母亲养蚕是一年两年的事吗?从文中找出句子来回答。 (照例:跟往常一样。) 7、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给你印象很深,使你很感动? {只要能讲到挨边,意思表达符合真情实感即可。} 三、学习2--4自然段 1、 读完课文,如果能把书上的文字变成一幅画,那印象就更深了。下面请同学们来学摄影师,把"母亲精心养蚕,养蚕辛苦""教育子女用功读书"的情景拍摄下来,看谁选的镜头好,讲的内容要以课文中的语句为依据。 2、学生读书准备。 3、师生交流。 结合回答,引导理解母亲的微笑满怀着希望。 从母亲养蚕是为了给我们交学费方面想一想,母亲微笑会说些什么?能给配上几句话吗?(引导说话,体会情感。) 4、指导表情朗读3、4自然段。 (突出"微笑 干干净净 又细又匀 一片片 轻轻均匀地") 四、教学5-7自然段 1、 谁来说说拍摄下来的"养蚕辛苦"的镜头,你选了哪些? 2、学生交流。 3、结合学生回答,引导学生看插图,注意烛光里母亲脸上的皱纹,体会母亲的辛苦,注意慈祥的神态,体会母亲的善良。 引导通过"每天 总要 常常"体会母亲的辛苦。 "累得腰酸背痛 渗着汗"体会辛苦。 4、指导朗读学生提到的句子,通过表情朗读,加深感受。 5、朗读课文。 (选择最使自己感动的片段来练习。) 五、作业 1、 朗读课文 2、 练习册 第三课时 一、导入 通过上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蚕的生长过程更体会到母亲养蚕的辛 苦,母亲这样辛苦地养蚕是为了给我们姐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