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8861602

2.5 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 期末复习学案Word版含解析

日期:2025-10-02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39次 大小:8627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自由落体,竖直,上抛,运动,期末,习学
  • cover
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 1.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2.物体只在重力的作用下,以某一初速度沿竖直t向上抛出的运动叫做竖直上抛运动 例 某人站在高楼的平台边缘,以20 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石子。不考虑空气阻力,取g=10 m/s2。求: (1)石子上升的最大高度及回到抛出点所用的时间; (2)石子抛出后到达距抛出点下方20 m处所需的时间。 【解析】 解法一:(1)上升过程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v0=20 m/s,a1=-g,v=0,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v2-v=2ax,v=v0+at得 石子上升的最大高度H=== m=20 m 上升时间t1=== s=2 s 下落过程为自由落体运动,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v0′=0,a2=g,回到抛出点时,x1=H,根据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得 下落到抛出点的时间t2== s=2 s t=t1+t2=4 s 所以最大高度H=20 m,从抛出点抛出到回到抛出点所用时间为4 s。 (2)到达抛出点下方20 m处时,x2=40 m,从最高点下落到抛出点下方20 m处所需的时间 t2′== s=2 s t′=t1+t2′=(2+2) s 所以石子抛出后到达距抛出点下方20 m处所需的时间为(2+2) s。 解法二:(1)全过程分析,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v0=20 m/s,a=-g,到达最大高度时v=0,回到原抛出点时x1=0,落到抛出点下方20 m处时x=-20 m,由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得 最大高度H=== m=20 m 回到原抛出点时,x1=v0t1-gt,t1== s=4 s (2)到达距抛出点下方20 m处时,x=v0t2-gt,代入数据得-20=20t2-×10t 解得 【答案】 (1)20 m,4 s (2)(2+2)s 1.某人估测一城墙高度,从城墙顶静止释放一石头并开始计时,经2 s听到石头落地,由此可知城墙高多少(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 A.10 m       B.20 m C.30 m  D.40 m 2.如图,篮球架下的运动员原地垂直起跳扣篮,离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上升第一个所用的时间为t1,第四个所用的时间为t2。不计空气阻力,则满足(  ) A.1<<2 B.2<<3 C.3<<4 D.4<<5 3.下图为“探究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实验过程中拍摄的频闪照片(照片中的数字是小球落下的距离,单位为cm),为了根据照片测得当地重力加速度值,一定要记录的是(  ) A.小球的直径 B.小球的质量 C.频闪光源的频率 D.小球初速度为零的位置 4.某同学在竖直墙前连续拍照时,恰好有一块小石子从墙前某高度处自由落下, 拍到石子下落过程中的一张照片如图所示,由于石子的运动,它在照片上留下了一条模糊的径迹,已知每层砖的厚度为6.0 cm,这个照相机的曝光时间为2.0×10-2 s,则石子开始下落的位置距A位置的距离约为(g=10 m/s2)(  ) A.0.45 m B.0.9 m C.1.8 m D.3.6 m 5.一名攀岩运动员在登上陡峭的峰顶时不小心碰落了一块石块,8 s后他听到石块落到地面的声音。若考虑到声音传播所需的时间,设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 m/s,则山峰的实际高度值应最接近多少?(g取10 m/s2,不计空气阻力) 1.如图所示是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的情景,他设计并做了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关于这个实验的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 A.伽利略以实验来检验速度与时间成正比的猜想是否真实 B.伽利略让小球沿阻力很小的斜面滚下是为了“冲淡”重力的影响 C.伽利略通过实验发现小球沿斜面滚下的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D.伽利略用实验而不是“外推”的方法得到斜面倾角增大到90°小球仍然会保持匀加速运动 2.小钢球从某位置由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的照片如图所示。已知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为求出小球经过B点的速度,需测量(  ) A.照片中AC的距离 B.照片中球的直径及AC的距离 C.小钢球的实际直径、照片中AC的距离 D.小钢球的实际直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