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第17课 1、说一说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时间、地点、交战双方、特点和影响; 2、简述三国建立的时间、创立者、都城和对后世的影响。 温故知新 魏 洛阳 蜀 成都 吴 建业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知识回顾 历史将如何发展? 新课导入 这个人叫司马炎,是他又一次统一了中国,建立了晋朝。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后,虽然各国经济都得到了发展,但吴、蜀两国日益衰落,魏国国力增强。魏国的皇帝姓曹,那为什么是司马炎统一了中国呢?这中间发生了哪些主要历史事件?晋朝建立后,又发生了哪些变化?让我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来揭开谜底吧。 西晋的建立 户数 人口 兵力 魏 103万 443万 60万 蜀 28万 94万 10.2万 吴 52.3万 230万 23万 三国实力比较表 三国中哪一个国家最有条件完成统一? 263年,魏国灭蜀汉 三国尽归司马氏 266年,司马炎废魏帝,自称皇帝,建立西晋。 西晋 280年,晋灭吴, 三国鼎立局面结束. 西晋统一 司马炎 三国尽归司马氏 西晋能够短期统一的原因 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比较迅速,国力充足,逐渐超过了南方。 南方蜀、吴两国统治者日益腐朽,国力日趋衰落,且蜀国已被魏国所灭。 从客观上看,统一符合历史发展总趋势和人民愿望。 三国归晋的过程 263年,魏灭蜀 266年,司马炎篡权,建立西晋 280年,西晋灭吴 西晋时期的政治、社会状况 1.制定了一系列优待大地主 、大贵族的政策,以保护他们的利益。 2.治国上往往缺乏雄才大略,处处维护自己家族的权势。 3.生活上以豪华奢侈为荣,追求享乐。 材料1:西晋时的贵族、富豪还用斗富的方式炫耀自己的财富。大臣石崇和国舅王恺斗富,王恺用麦糖洗锅,石崇就用白培当柴烧;王恺用紫色丝網做成長40里的步障,石崇就用织锦花缎做出更华丽的步障50里。 材料2:西晋人鲁褒作《饯神论》讥讽道:钱被奉为神物,“无德而尊,无势而热,排金门而入紫闼。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凡今之人,惟钱而已!”还说钱“为世神宝,亲之如兄,字曰‘孔方’”。文章问世后,广为传诵,“孔方兄”一词,也成了“钱”的同义语。 这2则材料说明了当时怎样的社会风气? 说明了当时统治阶级和世人追求金钱、奢侈享乐的社会风气。 八王之乱 1、晋武帝为什么“大封同姓诸王”? 西晋初年,晋武帝认为,曹魏削弱所封诸王的势力,导致孤立而亡,于是大封同姓诸王。 2、这造成了什么后果? 后来,晋武帝又陆续派遣诸王据守州重镇,这些出镇的宗室诸王手握重兵,又掌管管民事,势力日益强大。 3、西晋统治的黑暗表现有哪些? 西晋统治腐朽,向内迁各族人民收取重税,征兵派役,甚至掠卖少数民族人民为奴婢。 4、这造成了什么后果? 这些暴政激起了内迁各族人民的强烈反抗,一些少数民族的首领乘机起兵反晋。 1、西晋初年,晋武帝大封同姓诸王。 2、西晋政治腐朽,役税繁重,激起了内迁各民族人民的反抗。 背景 大封同姓诸王形势图 八王混战给社会造成巨大灾害,当时米价飞涨,贵到一万钱一石,人民饱受痛苦。“八王之乱”历时16年,西晋从此衰落。 晋惠帝时,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史称“八王之乱”。 爆发 1、“八王之乱”历时16年,西晋从此衰落。 影响 2、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纷纷逃离,形成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西晋统治腐朽,压迫内迁的少数民族,向其 收取重税,征兵派役,甚至掠为奴婢。 民族矛盾激化 读史 西晋统治者是怎样对待内迁的少数民族? 这些暴政激起各族人民反抗,一些少数民族 的首领乘机起兵反晋。316年,匈奴人灭亡西晋。 西晋的短暂统一 西晋统一 280年 316年 西晋为什么是短命的王朝? (266-316年) 统治集团迅速腐朽(奢侈之风盛行) 统治集团争夺帝位的“八王之乱”耗竭西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