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875694

六下道德与法治第五课《应对自然灾害》同步课后练习题B(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97次 大小:132828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六下,同步,答案,练习题,课后,道德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同步课后练习题B 第五课《应对自然灾害》 一、填空题。 1.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 的国家之一。 2.自然灾害不仅会造成和 、 和 还会带来各种间接损失,甚至可能会影响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3.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有 、 、 、 、 、 和病虫害等。 4.面对自然灾害,人们不断探寻 、 的方式抗击灾害,从而提高抗灾能力。 5. 的意识、 的知识和能力,可以防止或减轻自然灾害带给我们的伤害。 6.人类在生产、生活中 的行为也会诱发或加重自然灾害。 7.在人类防御自然灾害的过程中, 是约束人们行为、减少自然灾害危害的重要手段。 8.人类面对各种自然灾害形成了 、 的抗灾精神,共同预防、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的伤害。 二、判断题。 1.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类只能逆来顺受,毫无办法。 ( ) 2.伴随着科技发展,现在的灾害预警越来越准确。 ( ) 3.所有的自然灾害都是无法避免和预防的。 ( ) 4.严重的自然灾害有可能会影响到社会稳定。 ( ) 5.自然灾害没有规律性,避险意识再强也无济于事。 ( ) 6.很多自然灾害其实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人类的错误行为造成的。 ( ) 7.寒潮和冰雪灾害容易造成农作物的冻伤冻死。 ( ) 三、选择题。 1.我国“风云四号”气象卫星成功发射,将有助于提升国家对于( )的监控和预警能力。 A.地震 B.灾害天气 C.台风 2.为了防止河流泛滥,我国修建了很多( ) A.大桥 B.水渠 C.防洪堤坝 3.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是( )。 A.台风、海啸人 B.寒潮、洪涝 C.泥石流、滑坡 4.北方地区经常发生沙尘天气,造成这种天气的主要成因是( )。 A.降雨太少 B.植被被破坏 C.季节原因 5.中国的祖先倡导( )的思想,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融,给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A.勤劳节俭 B.与人为善 C.天人合一 6.下列行为不利于预防自然灾害的是( )。 A.学习预防自然灾害的知识 B.预防自然灾害是国家的事,个人可以不闻不问 C.积极参加宣传预防自然灾害知识的活动 7.关于自然灾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有些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有关 B.自然灾害会造成资源破坏、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C.自然灾害不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 四、简答题。 1.你怎样看待因乱砍滥伐森林而引发自然灾害这一问题?人类还有哪些不合理的行为可能诱发或加重自然灾害? 2.你认为在防御自然灾害方面人类应该怎样做? 3.我国政府为防御自然灾害都做了哪些努力? 课内阅读。 阅读课本第40页“阅读角”中《常见的自然灾害预警信息》短文,当你接收到这些预警信息时,你和家人是如何做的? 六、交流园。 1.防震知识早知道。 (1)地震时可能诱发哪些次生灾害? (2)在家中时发生地震应该怎样自救自护? 想一想,说一说。 (1)面对自然灾害,人们是怎样做的? (2)我们应该怎样面对自然灾害? 3.议论题。 有学生认为:学校所处的地方从来没有发生过地震,演练耽误学习时间。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答案: 一、1.最严重2.资源破坏直接经济损失人员伤亡3.旱灾台风.洪涝地震滑坡泥石流4.科学有效5.防灾避险自救自护6.不合理7.法律8.不屈不挠团结互助 二1.B2.C3.C4.B5.C6.B7.C 三、1.×2.√3.×4.√5.X6:√:7.√ 四、1.植物可以储水固土,调节气候。为追求经济利益而破坏植被,引发自然灾害是一种短视行为,应该用法律手段禁止、规范。人类与自然是一个共同体,应该和谐相处。人类为了满足自己不断增加的物质需求,不断增加对大自然的索取,破坏环境、砍伐森林、开山采石、围海造地等人为因素都会破坏自然界的平衡,都可能诱发和加重自然灾害。 2.示例:人类要杜绝乱砍滥伐森林的行为,应该制定相关法律保护森林和植被,这样就能有效减少洪涝、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其次,农药的滥用也会改变生态环境,需要科学、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