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二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课题一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专题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微生物的类群 原核类: 真核类 非细胞类: 细菌、支原体、放线菌、蓝藻 个体微小、结构简单 酵母菌、霉菌、食用菌 真菌: 单细胞的动植物: 草履虫、变形虫、藻类等 病毒等 ◆微生物的共同特点: 基础知识 1.概念: 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 2.类型: 按物理性质划分: 按化学成分划分: 按用途划分: (一)培养基 划分标准 培养基种类 特点 用途 物理性质 不加凝固剂 加凝固剂,如琼脂 大量繁殖 观察微生物的运动、分类鉴定 微生物分离、鉴定、活菌计数、保藏菌种 液体培养基 半固体培养基 *固体培养基 (最常用) 区别:加入琼脂的量决定培养基的物理状态。 琼脂的性质: 不会被微生物利用、对微生物无害、灭菌过程中不会被破坏、透明度好、凝固力强 划分标准 培养基种类 特点 化学成分 天然培养基 合成培养基 用途 *鉴别培养基 天然物质(成分不明确) 培养基成分明确 *选择培养基 允许某种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又能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长 根据微生物的代谢特点,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指示剂或化学药品配制而成,用以鉴别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如,在培养基中加入伊红和美蓝,可以用来鉴别饮用水和乳制品中是否存在大肠杆菌等细菌。 3.培养基的营养物质 (1)水 (2)碳源(提供碳元素的物质) (3)氮源(提供氮元素的物质) (4)无机物(无机盐) 思考:为何大多数培养基都含这4类物质? 含有生物生长发育需要的基本元素: (C、H、O、N) (1)碳源 ①可作为碳源的物质有: a.含碳无机物: b.含碳有机物: 蛋白质 脂肪酸 ②根据碳源的种类判断微生物同化作用是自养还是异养 a.异养型微生物的碳源为 b.自养型微生物的碳源为 碳酸盐 碳酸氢盐 二氧化碳 糖类(主要) 含碳有机物(有机碳) 含碳无机物(无机碳) (2)氮源 可作为氮源的物质有: a.含氮无机物: b.含氮有机物: 蛋白胨 牛肉膏 尿素 氮气 氨气 硝酸盐 铵盐 注意:蛋白胨、牛肉膏即可作碳源也可作氮源。 想一想:关于培养基?? 1)同一种物质不可能既作碳源又作氮源。 2)凡是碳源都能提供能量。 3)固体培养基加少量水即可制成液体培养基。 4)无机氮源也能提供能量。 × × × √ 4. 配制原则 (1)目的明确: (2)营养协调 (3) pH适宜: 根据微生物的种类、培养目的选择原料 霉菌等真菌:酸性 细菌:中性或微碱 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 如:维生素(乳酸杆菌)、氨基酸、碱基等 (4)特殊营养: (5)氧气: 厌氧生物:无氧 需氧生物:有氧 (二)无菌技术 (1)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 . (2)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器具进行 . (3)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 . (4)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的物品 . 清洁和消毒 灭菌 1.目的:防止 ;同时避免操作者自身被微生物感染。 被其他微生物污染 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 相接触 接种室内空气、接种箱、工作台 紫外线消毒 实验者的手臂、工作台等 化学药剂消毒 牛奶等不宜高温消毒灭菌的 巴氏消毒 日常食物、罐装食品 煮沸消毒法 适用范围 方法 2.无菌的方法①———消毒 消毒:温和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的部分微生物。 (不含芽孢、孢子) 培养基、培养皿、实验器材 高压蒸汽灭菌 耐高温需干燥的物品(玻璃器皿等) 干热灭菌 接种的工具、试管口、瓶口 灼烧灭菌 适用对象 灭菌方法 2.无菌的方法②———灭菌 灭菌: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的全部微生物。 (含芽孢、孢子) 微生物培养的实验操作 制备培养基 纯化大肠杆菌 (一)细菌培养基的配制 1.计算: 100ml蒸馏水中各物质的量。 2.称量:注意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