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892450

2021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课件:专题三 “儒学为纲”下的传统文化(3份打包)

日期:2024-04-30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5次 大小:4176388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1届,儒学为纲,打包,3份,传统文化,高考
    (课件网) 中国古代史 专题一 “家国同构”下的古代政治 专题二 “权力支配”下的农耕文明 专题三 “儒学为纲”下的传统文化 专题三 “儒学为纲”下的传统文化 主题一 主流思想———从“百家争鸣”到思想的趋时更新 主题二 科技成就———从领先世界到迟滞落后 主题三 文学艺术———从辉煌灿烂到多元一体、各具特色 通体系·理线索 线索(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中国古代思想在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后,汉代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独尊地位,经过历代儒学家们的改造,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宋明时期,儒家思想吸收了佛道思想,发展到更具理论化和思辨化的理学阶段,开创了儒学的新时代。明清之际,一些进步思想家对儒学的批判继承,使儒学出现了活跃的局面,对后世影响深远。 通体系·理线索 线索(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古代中国科技长期领先世界,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贡献显著。 古代中国艺术源远流长,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和市民队伍的壮大,文学艺术逐渐走向平民化、世俗化。 主题一 主流思想———从“百家争鸣”到思想的趋时更新 备知识·成线面 一、春秋战国———创立和发展 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孟子、荀子发展了儒家思想;战国时期百家争鸣。 新教材·新观点   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 (1)老子的朴素的唯物史观 老子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追求天人合一,这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史观。 (2)邹衍对自然界朴素的科学认识 以邹衍为代表的阴阳家认为五行间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提出了“相生相胜”理论,这代表了中国古代对自然界朴素的科学认识。 新教材·新观点   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 (3)百家争鸣的实质、地位及影响 “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 它不仅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而且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十分深远。 备知识·成线面 一、春秋战国———创立和发展 二、西汉———改造和独尊 ①董仲舒吸收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思想,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提出了“春秋大一统”“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等主张; ②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确立了儒学独尊的地位,自此,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新教材·新观点   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 汉武帝即位后,加强了中央集权。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 公元前136年,朝廷设立五经博士,儒学独尊地位确立后,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 新教材·新观点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思想 (1)道教在民间广为传播,受到儒学的影响,主张“贵儒”和“尊道”。 (2)佛教在中国盛行,并吸收儒道的思想,渐趋本土化。 (3)儒学开始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 备知识·成线面 一、春秋战国———创立和发展 二、西汉———改造和独尊 三、宋明———转型与成熟 ①融合佛道思想,形成以理为核心的儒学体系; ②程朱提出“天理”,主张“存天理,灭人欲”,进一步形成封建伦理体系; ③陆王主张“心”就是“理”;提出“心外无物”“致良知”“知行合一” 备知识·成线面 一、春秋战国———创立和发展 二、西汉———改造和独尊 三、宋明———转型与成熟 四、明清———批判与继承 ①李贽反对以孔子和儒家经典为判断是非的标准,批判“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教; ②黄宗羲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工商皆本”的主张; ③顾炎武提出“经世致用”的主张; ④王夫之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运动是绝对的 新教材·新观点 明清时期的思想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