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935211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 下册 7.3.1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4-06-26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2次 大小:74869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教,八年级,生物,下册,7.3.1,地球上
  • cover
7.3.1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教学设计 课题 7.3.1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学科 生物 年级 八 学习 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 (2)描述地球生命起源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运用证据进行推测的科学方法。 (2)通过不同观点的介绍,培养学生的开放性和发散性思维的方法。 (3)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团体协作能力。 (4)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地球生命起源的探讨,培养求知和敢于怀疑的品质。 (2)在课堂渗透无神论的世界观,进行热爱生命的教育。 重点 描述“化学起源说”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关注生命起源的各种观点 难点 描述“化学起源说”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 1、“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这句俗语说明生物界普遍存在什么现象? 2、变异的类型有哪几种? 3、对生物个体而言,所谓有利变异是指什么? 二、导入新课 盘古开天辟地以后,天上有了太阳、月亮和星星,地上有了山川草木,甚至有了鸟兽虫鱼,却单单没有人类。 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个神通广大的女神,叫做“女娲”……谁来给大家讲一讲关于女娲造人的传说? 地球在宇宙中形成以后,开始确是没有生命的。那么,地球上丰富多样的生命到底从哪里来? 我们今天就来尝试回答这一问题。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复习旧知,准备新知。 倾听,思考。 检测上节课的重点问题,温故而知新。 引出主题,吸引学生思考。 讲授新课 明确目标 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 1、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 2、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 3、尝试运用证据和逻辑作出推测。 实施目标 目标导学一:推测原始生命的起源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初步掌握本目知识点。 出示46亿年前地球模拟图片,请结合教材回答以下问题: 地球诞生于46亿年前,地球上最初有没有生命?最早的生物是怎样的? 阅读有关生命起源的几种假说,说说你比较认可的是哪种观点。 教师总结:观点1:神创论 这种观点认为,生命是由上帝或神创造的。 观点2:生物是从非生物环境中自然发生出来的: 腐草化萤; 腐肉生蛆; 淤泥生鼠 观点3:宇生说 这种观点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来自于宇宙间其他星球。某些微生物孢子可以附着在星际尘埃颗粒上而落入地球,从而使地球有了初始的生命。1969年,坠落在澳大利亚麦启逊镇的陨石中发现有氨基酸。 观点4:热泉生态系统 观点5:化学进化说 这种观点认为,在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物能生成多种有机物,这些有机物在原始海洋中经过长期而复杂的演变,终于出现了原始生命。 3.探究:1953年芝加哥大学研究生米勒的模拟实验。 思考:(1)米勒的实验装置几个部分各模仿了地球的哪些条件? (2)从实验结果,可以对生命的起源作出怎样的推测? (3)米勒的实验支持了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的哪个阶段? 教师总结:米勒先给烧瓶加热,使水蒸汽在管中循环,接着他通过两个电极放电产生电火花,模拟原始天空的闪电,以激发密封装置中的不同气体发生化学反应,而球型空间下部连通的冷凝管让反应后的产物和水蒸汽冷却形成液体,又流回底部的烧瓶,即模拟降雨的过程。经过一周持续不断的实验和循环之后。米勒分析其化学成分时发现,其中含有包括5种氨基酸和不同有机酸在内的各种新的有机化合物,同时还形成了氰氢酸,而氰氢酸可以合成腺嘌呤,腺嘌呤是组成核苷酸的基本单位。 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4)地球上原始大气的成分与现在的 大气成分有什么明显的不同? (5)你认为原始地球上存在生命吗?请说出你的理由。 (6)根据米勒及其他学者的实验结果,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