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8943546

沪教版 一年级上册美术 第18课 牙蛀了 教案

日期:2025-10-13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4次 大小:754227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教版,一年级,上册,美术,18课,牙蛀
  • cover
课题《牙蛀了》 教材:上教版小学美术教材 课时:1课时 学习领域:绘画(想象) 教材分析:本课教学内容源自上教版一年级美术教材,第一册第八单元“让牙齿更健康”中的第1课《牙蛀了》。每个孩子都有牙痛的经历,也多多少少了解蛀牙的知识。通过观察比较开心与痛苦的表情,了解痛苦表情的五官变化特点。教学中,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体验学习,通过让学生先尝试,教师示范并拼摆五官,引导学生回忆想象,初步学会运用夸张、拟人等手法表现人牙痛时的表情,在美术创作活动中感受爱牙护牙的重要性。 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对牙齿都十分熟悉,但平时却不注意观察,本课通过设置学生生活情境的观察与体验,激发学生想象并夸张人牙痛时痛苦表情的五官变化。由于学生年龄小,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想象,并基于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先尝试,从而引导其学会观察,并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以讲故事的形式表现牙痛时的情景,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进行学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牙痛时的表情特点,想象表现画面的故事,初步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牙痛时的痛苦表情。 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交流、演示的过程中,发现牙痛时的表情特征,学习痛苦表情的五官夸张表现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用绘画的形式表现真情实感,体验想象的快乐,养成爱牙护牙意识。 教学重点:痛苦表情的各种五官夸张表现 教学难点:能生动表现牙痛时的疼痛表情 【难点解决途径:通过生活场景再现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痛苦表情的五官夸张表现,以及同伴优秀作品借鉴和教师示范以此来解决本课教学难点。】 作业设计: 作业内容:画出牙痛时的夸张表情。 作业要求:(1)用夸张的手法画出牙痛的表情。 (2)想象表现画面的故事。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范画、勾线笔、铅画纸、油画棒等 学生:勾线笔、铅画纸、油画棒等 学习资源:教具、范画、同龄人作品等 教学技术:课堂示范、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课前两分钟: 一、欣赏与导入 1.PPT播放一组组富有表情的 “我的太阳”学生作品,引导发现开心表情的五官变化。 2.情境创设猜表情,猜猜他怎么了? 3.出示课题《牙蛀了》。 二、观察与发现 1.讨论发现痛苦表情的特征。 2.想一想、忆一忆、做一做,发现痛苦时五官的变化。 3.学生试画牙痛时痛苦的面部表情。 4.教师示范、拼摆面部五官发生的变化。 5.教师总结:牙疼痛时,脸的外形、五官、牙齿等都发生了变化。 三、构思与创作 1.同伴优秀作品欣赏与借鉴,画面场景故事的表现。 2.牙细菌的辅助添加 3.教师示范 4.作业内容:画一画牙痛时的夸张表情。 作业要求: ① 表情夸张,画出痛苦的表情。 ② 想象表现画面的故事。 5.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四、展示与交流 1.作品展示。 2. 出示评价要求,让学生会说、会画、会评。 表情夸张 想象作品画面的故事 画面有趣。 3.教师选择有特点的作业投影仪下点评。 4.师生同做刷牙操,教师小结。 板书设计 《牙蛀了》教学设计说明 基于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材,结合本校学生年龄及心理特点,对本课教学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与大胆尝试。具体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基于课标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精神与要求:为第一学段(1-2年级),目标设定为: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学习活动建议方面以游戏等多种方式,体验不同工具和媒材的表现效果,开展造型表现活动,并借助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上海市中小学美术课程标准》修订稿中小学阶段(1--2年级)美术在“造型与表现”主题中绘画学习的要点是:了解色彩、线条、形状、肌理、空间等视觉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