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学年六年级下册信息学科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第 7 课 走进机器人 第 ( 1 )课时 周 次 8 星 期 1 总课时 1 教 学 目 标 1 知识目标 了解机器人各部分的功能和组成;了解机器人编程的环境和界面。 能力目标:学习操作和控制机器人的一般过程。 3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对学习机器人的兴趣。 重点 学习控制机器人的一般过程。 难点 程序的编写、下载、调试和运行。 作 业 设 计 尝试编一段程序 板 书 设 计 —、传感器 二、调试机器人 考 点 梳 理 掌握机器人的基本构成 教 学 反 思 根据不同的教学机器人和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情况,本节内容可以进行重新编写和整合。可以机房对机器人编程软件界面进行单独介绍和学习,尝试编写一段小程序,再进行机器人实践操作。以先讲解机器人的硬件结构,让学生有针对性地找一找,认一认“机器人大脑、传感器、执行器"学习机器人的编程软件。 本课要重点介绍教学机器人的操作步骤和方法,特别是在机器人软硬件的结合方面,应根据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基础,由简到难,逐步推进。一般可以让学生下载一段范例程序并尝试运行,观察学生学习效果,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 导学流程: 首次备课 二次修改 第一步 前置学习一一亲历 机器人的组成 机器人到底是由哪些部件组成的呢?请同学们先观看一段介绍机器人的录像资料,请留意以下方面的内容:机器人的大脑、机器人的手脚、机器人的眼睛、机器人的耳朵等。 第二、三步 合作互助展示交流———体验与领会 (一)探究与论证 传感器--机器人的感觉器官。 传感器是一种与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对应,能代替人定量测出感知对象的信息量,并能把被测的信息量转换成电脑能识别、判断电信号的装置。常用的有红外传感器、光敏传感器热敏传感器、声音识别等传感器。 3.执行器-机器人的四肢和嘴。 执行器一般由电机和机械装置构成。用来完成指定的动作,一般机器人的执行器有:马达、 喇叭、风扇、机器臂、气缸等。 (二)探究与论证二 4.配套软件--玩转机器人的大舞台。 组装完成的机器人,没有软件是不会工作的,必须通过相关配套软件,编制程序,下载、调试后才有可能让机器人按我们的设计意图忠实地执行。 学生操作:观察自己的机器人,找出机器人的大脑、感觉器宫、执行器等。 第四步 巩固提升一一领会 三、请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先在电脑中完成机器人配套软件的安装,完成后运行该程序,尽快熟悉整个平台界面、操作步骏、菜单选项、图标功能。 1.首先完成机器人的主体搭建。 2.检查机器人各部分连线是否到位,装入电池,查看机器人设备初始化自检是否正常。 3.关闭机器人电源,将机器人与电脑主机通过数据线连接。 第五步 拓展延伸———内化 分小组总结归纳,教师补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