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题:茂盛的植物 课时:一课时 课型:绘 画 年级:二年级 教材:上教版 --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根据上教版小学美术教材第三册第十课《茂盛的植物》与我校教学特色黑白线描课程结合后创设的内容。本课处于“线条的变化”这个单元的中间一课,旨在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各种线条表现神奇的植物。在一年级时,学生已初步了解了各种点线的类型。而在本学期“线条的变化”这个单元的第一课《昆虫乐园》中,学生对各种线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但仅限于简单的排列组合。在本课的第一课时中,学生已尝试运用穿插的线条表现生活中的植物,在这节课中则要求学生运用各种装饰线条,表现神奇植物的创意形态。这样的设计安排为本单元的第三课《装饰的骏马》以及为三年级中同类型的课,起到了知识衔接与基础铺垫的作用。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通过一年多的美术学习,对线条的运用已经有些基础,能够比较自如地用线条表现简单对象。而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愈来愈强,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地表现画面,想法具有创造力。而《茂盛的植物》这节课就是让他们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性,符合学生发展的特点。同时也为学生进入三年级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想象茂盛花朵特别的外形,学会用各种线条来表现花朵的有趣形态。 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比较、想象和尝试的过程中,创作出别具特色的花朵,并运用各种线条进行装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黑白线描的独特之美,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体会创新带来的无限乐趣。 教学重点:创想花朵的有趣造型,运用不同类型的点、线条进行装饰。 教学难点:创作外形新颖独特的花朵组合,线条的装饰有粗细与疏密变化。 教学设计思路: 基于两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我校的特色,我创设了本课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我以特别的圆泡泡导入,并通过师生互动,画家作品的欣赏引出植物的特别造型。并通过观察、比较、想象、尝试等各种方式引导学生学习,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多元化成长,在愉悦的氛围中发现美、感受美并创作出美丽的作品,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学方法:比较法、讨论法、演示法、探究法。 教学准备: 教具:示范所需的工具、范例、多媒体课件等。 学具:画纸、记号笔等。 作业要求: 基础层面:表现有趣的神奇植物造型,能运用不同种类的线条进行装饰。 拓展层面:创作别具特色的神奇植物组合,合理表现线条的粗细与疏密。 教学过程: 一、欣赏与启发: 1、回顾上节课《巧饰小瓶子》。 2、装饰几个圆泡泡。(四———五个,要有大小,疏密的变化) 3、揭示课题:茂盛的植物 【设计意图】 通过观看《巧饰小瓶子》,勾起学生对黑白线描学习的记忆。而后通过插画师们的神奇植物王国作品的欣赏,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冲动,并感受茂盛植物的无限魅力。 二、讨论与尝试: 活动一:创想神奇植物的有趣造型。 (一)初步尝试,装饰圆泡泡。 1、师生合作装饰圆泡泡。(对上节知识的巩固) 2、学生动手尝试装饰圆泡泡。 (二)师生合作演示画植物组合。 1、请学生想象花瓣的的形状。 2、教师将画面添画完整。 (1)注意遮挡关系 (2)穿插花茎的来龙去脉 (3)添加叶子,营造茂盛感觉。 (三)出示作业要求 (四)学生尝试画神奇植物的组合。 【设计意图】 大胆想象神奇植物的有趣造型是重点之一,针对这一重点我采用讨论法,充分发挥二年级学生敢想敢说的特点,并迅速地直奔主题,出示各种有趣的创意形状,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在难点的突破上,我采取师生共同演示作画的方法,先让学生尝试画一棵神奇的植物,而后教师再进行添加,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就能直观地了解各种神奇植物的不同画法和构图要点。 活动二:为神奇的植物添加装饰线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