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课 编本小书送母校 教材分析: 《 编本小书送母校》是岭南版美术教材六年级下册第17课,第六单元《告别母校》中的第二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母校值得我们永久的怀念。本单元内容以情感体验为切入点展开学习和创作,本课是小书的设计制作,童年的校园生活是有趣的、多姿多彩的,是人生难忘的回忆,它带领学生了解到小书的设计技巧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通过书册的编创活动,提高学生的手绘线条造型能力、手工制作表达能力与色彩搭配表现的能力,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学习过程中重视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美感情趣的陶冶,培养学生美术学习能力和审美情趣,感受爱校、爱师和爱学习的情感。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该年龄段的学生想象力丰富,对想象画、记忆画,有较强烈表现欲望,色彩表现力强,对工艺制作非常喜欢。同时经过六年的美术学习,对绘画的认识有了一定的提高,也逐步掌握了一定的美术表现技法,绘画水平普遍较好。在老师的启发下思维活跃,通过积累学习,对不同材料和工具的使用有一定体验,在接受老师的鼓励评价中能产生自豪感,对自己充满信心。内心世界比较丰富,随着知识的积累和对事物体验的深化,除了注意事物外表的形式之外,更注意对事物的分析和主观体会,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能抓住事物的关键,尊重自己的生活感受。 学习目标: 了解画册装帧设计的意义、形式和方法。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形象、色彩、构图和文字进行设计,以手绘图像与纸手工制作相结合的方法,创意地设计一本趣味小册子。 热爱母校,热爱读书,能积极参与趣味小书的创作活动。 教学重点:掌握绘制小书的设计技巧和方法。 教学重点:小书的创意性表现和主题内容的融合。 教学兴趣点:成长回忆美术学习的快乐与成果,图片等视觉上的冲击,实物小书的形式启发以及小组合作学习的快乐。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特色小书、画册准备;线装日记本;家乡特色美术资源照片;打孔机、麻绳;颜料、绘画纸张、卡纸、剪刀、胶棒等。 学生准备:常用绘画工具(马克笔、油画棒、水彩笔、水粉材料、中性笔;卡纸、剪刀、胶棒、超轻黏土等)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课时: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感谈话回忆 引 入 互动、回忆、情感导入: 请大家和我一起回忆我们的美术成长。 校园 特色美术创作 成果展览 小布书的温暖回忆 2.趣味板贴课题。 感受回忆美术学习的美好! 回忆感受成长的收获与喜悦。 感恩母校的关怀与成长。 回忆体验美术学习的乐趣与收获! 小巧手趣味板贴课题。 合作制作礼物《编本小书送母校》送给母校留念。 通过回忆欣赏和交流为开启学生情感体验温暖的制作做铺垫,激发学习兴趣。 欣 赏 探究 1.形象感知,探究学习。 欣赏探究各种书籍外形图片。 提问:一本小书由哪些部分组成? (外形、封面、内容、装订等。) 2.深入人探究。 (1) 外形设计。先在心中构思好你喜欢的小书外形,然后把它裁剪出来。 教师示范裁剪一页书页。提问: 一页一页地裁剪速度很慢,有 没有更好更快的方法呢? (整沓裁剪,提高效率。) (2) 封面设计。 出示色彩单一的封面。 提问: 这样的封面会吸引你吗? 怎样使它更美观? 欣赏封面图片。 引导观察图案、花纹、色彩的装饰, 标明主题、制作人的名字和制作日期。 整体搭配及完善内页设计,在内页添加一些 文字、照片和卡片等装饰材料。 突出故事主人公造型特点和主要情节。 装订成册。教师出示合页式、活页式、折叠式这三种装订小书。 3.欣赏与思考。 欣赏书中作品和自编故事连环画册。提问: 连环画册内页画面的表现手法与装订形式有什么特点? 学生体验活动: 1.初步感知。 小组讨论,说说: 小书由哪些部分组成?看图片寻找答案。 深人探究。 想一想: 封面设计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