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8961587

沪教版 二年级上册美术 第19课 我们做花灯 教案

日期:2025-09-29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5次 大小:3650048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教版,二年级,上册,美术,19课,我们
  • cover
我们做花灯 教材:上教版 课时:一课时 类型: 纸工 教材分析:《我们做花灯》是上教版二年级第一学期第七单元《感受民间艺术》中的第三课。本单元的目标是了解二房连续纹样与民间传统节日习俗活动,在剪纸与插接制作过程中美化生活环境,传递节日祝福。单元教学重点是纸艺的折叠、插接。 本课的知识要素是,了解花灯造型的特点。技能要求是,制作纸插接的花灯。基础层面要求是,了解民间花灯的基本外形特征,用纸工插接的方法制作花灯。提高层面要求是,用纸工插接的方法制作出新颖、创意的花灯。 在本课的教学中渗透花灯在民间传统文化及在元宵节日习俗活动中的运用。了解中国人过元宵节的一些风俗习惯,感受花灯造型的美,增强对民间文化的了解和热爱。以后的教材中还会出现节日题材的内容如《节日的烟花》《快乐的新年》等等,可以让学生对中国的传统节日有系统的了解和认知。 学情分析:两年级的孩子们对于剪纸艺术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他们从折纸开始了解纸的性能,在一年级时也撕过或剪过一些简单的图案和花纹,会使用剪刀和双面胶,同时动手能力也在不断的提高。步入两年级之后,通过第一学期的《对印的图画》、《对称剪纸》、《衣和裙》等学习,他们对于对称的造型已有了一定的认识,在这节课里,学生要充分整合这些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动手制作一个具有浓厚民间色彩的立体纸花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初步了解民间元宵节花灯的基本造型与特点,学会用对折剪和插接法制作具有装饰性的花灯造型。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现场教学示范,指导学生创意绘画花灯造型,运用插接法和对折剪来制作一个立体花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中国人过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感受花灯造型的美,增强对传统民间艺术和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 用对折剪和插接法制作一个立体花灯。 教学难点: 用重复对折法画1/4个花瓶造型。 作业设计: 作业内容:用插接法做一个漂亮的花灯。 作业要求:1.剪裁黏贴牢固 2.造型别致 3.装饰对称 教学准备: 教具:彩色教具(课题、不同造型的花灯)、多媒体、教学视频展台、3张彩色纸、记号笔、剪刀、双面胶 学具:3张彩色纸、铅笔、剪刀、双面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内容及要求 欣 赏 与 导 入 1.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在每一组的桌上,沈老师准备了一个漂亮的小道具———花灯,请以小组为单位,猜一猜花灯下的灯谜。 2.普及元宵节的知识: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3.每当到了元宵节的夜晚,大街小巷上都会挂起五彩斑斓的花灯,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欣赏下这些美丽的花灯吧! 4.引出课题《我们做花灯》 小组合作探讨———猜灯谜。 相互说一说,猜一猜 了解元宵节 欣赏元宵节中百变造型的花灯 通过猜灯谜的活动,激发学生对本节美术课的兴趣。 在课堂中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知和了解。 引导学生欣赏具有中国民间特色的花灯,使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 认 知 与 尝 试 1.怎么来做花灯呢?沈老师 在课下尝试着做了一个,你们想不想看呢?———出示彩色花灯教具。 2.了解花灯的组成部分:挂绳、灯身和灯穗。 3.观察花灯的形状特点,巩固对称图形的知识。 教师现场教学示范,出示具体制作步骤———将两张纸重叠,两次对折后展开。 5.解决本节课的难点:如何绘制花灯的对称造型———出示图片,将花灯平分为4块,选取其中一块造型描绘在纸上。再将彩纸重新折回,使用剪刀剪下并展开。(教师对学生的花灯造型进行现场评价) 让学生对本节课需要制作的花灯有直观的了解。 明确花灯的三大组成部分。 认识到花灯的造型是对称的。 学生尝试对折后展开 5.仔细观察教师的讲解示范,尝试自己剪出不同的对称花灯造型。 通过彩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