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巧手编织》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授课的内容是《巧编妙织》,本课是江西美术-出卷网-,四年级上册第9课的内容,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其主要内容是通过学习了解编织的传统文化,掌握编织制作的方法,能运用编织技法制作一件编织品,美化生活,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 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阐述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本课的学习领域是设计应用领域。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我国民间的各种编织种类,感受艺术之美,了解在日常生活中编织物的广泛应用和其制作的精巧及美感,分析编织的材料和基本方法,教材中展示了不同材料的编织作品 ,其中以热带鱼图案为编织范例,让学生模仿编织,使学生掌握交叉编织的方法。 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学习编织的文化和掌握编织中捆、扎、穿的工艺技法,并能制作完成一件编织品。 ②过程和方法:了解欣赏编织品,掌握编织品制作工艺。 ③情感态度及价值观:通过学习编织,体验中华民族传统编织乐趣,增强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对生活的热爱。 依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能将所学的设计原理和编织方法,运用到动手制作完成编织作品中。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编织文化的独特认识和理解。 教具:多媒体、实物编织品、卡纸及剪刀 学具:废旧挂历、剪刀、毛线及卡纸等 我面对的学生是四年级的学生,相对三年级的学生,他们的生活范围、认知领域都有进一步的扩展,他们的体验感受和创新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增强,但是他们对于编织文化了解不够多,对编织工艺知识了解较少,因此,为了上好这节课,我准备了一些关于编织历史发展的图片,以及实物样本。以便学生可以直观感受编织物的特征。 我打算采用情景导入,欣赏、讨论、谈话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在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时选用直观演示方法,在课堂中示范编织热带鱼,便于学生掌握。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学习过程中,我不仅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还重视学习方法,而在学法上采用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法,提高合作学习能力。因此,我将教学过程设计为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 谈话导入,教师拿出各种材料:废旧挂历纸、塑料袋等。让学生发挥联想:这些生活中看似废弃的材料还有什么别的用处?教师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并引导学生发现这些东西还可以用于手工编织中,这些废旧的材料经过巧妙的编织而成的作品!不仅可以美化身边的环境,同时还能做到旧物利用,节约资源。由此揭示课题———巧编妙织。 我这样设计,也体现新课标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第二个环节:感受新知,讲授新课。 考虑到学生对编织知识认识较少,我打算运用引导法,提问法,欣赏法,讨论法的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播放展示各种编织的生活用品和装饰品的图片,提出两个问题: (1)同学们,想一想编织物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能一直被大家广泛使用呢? (2)生活编织物与艺术编织工艺品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吗? 为的是让学生了解到美术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也是一种文化学习,接着用多媒体播放生活中的一些编织品,让学生先观察,通过观察这些编织物。以6人为一组,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①想一想这些编织品哪些是生活用品,哪些是装饰工艺品? ②大家想一想这些编织品他们分别属于什么材质的? 通过学生之间的探讨,整理归纳答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中国编织文化,掌握编织方法和特征。拉近美术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距离。 第三个环节,深入学习,示范展演 在这个环节中,我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基本掌握制作生活编织品的方法。用多媒体展示一件用竹条编织成的衣服及创意编织物的图片。为的是开阔学生的视野。接着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