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013373

人美版(北京) 二年级下册美术 第14课 我们眼中的人物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4-06-16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1次 大小:35221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美,我们,教案,人物,中的,14课
  • cover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我们眼中的人物 学科 美术 学段 第一学段 年级 二年级 相关领域 欣赏评述 教材版本 义务教育教科书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欣赏—评述”领域是指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进行欣赏和评述,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除了通过欣赏获得审美感受之外,还应用语言、文字等表述自己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的感受、认识和理解。 2、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 本课属于“欣赏 评述”学习领域,与本册第05课《我们戴上红领巾》、第16课《中国杂技》同为以人物为题材的单元内容,此刻为本单元的第一课,在课题的设计上强调“我们”,旨在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理解和领会作品所表达的内容和信息。这不仅可引起学生的共鸣,而且还可以使学生产生亲切感。本课通过欣赏用不同方法表现人物的民间美术作品及儿童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美,体验到美术作品可以表达人们对生活的感受,激发学生热爱生活、表现美好生活的愿望。 学生情况: 本学段的学生,在前面学习过儿童人物画的内容,但未曾对人物画的表现方法和艺术特点等做深入细致的探究,因此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在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习内容,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根据评述要点,展开以学生为主体的情趣盎然的评述活动。 教学方式和手段:教师引导探索,学生小组合作分析 技术准备:多媒体设备、学习资料 教学思路:“欣赏·评述”这一学习领域则更注重通过感受、欣赏和表现等活动方式,内化知识,形成审美心理结构。 3、 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初步了解人物画的概念和特点;了解美术作品可以表达人们对生活的感受,并有不同的表现方法;学习观察画面的方法,能通过画面获取画家传达给我们的信息;能从画面内容、人物动态、表情和画法等方面对作品进行简单的描述,尝试表达自己的看法。 过程方法:在探究活动中引导学生用简短的话语评述作品如何采取不同方法、不同材料表现人物,从而,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在小组探究中,通过观察、模仿、讲故事等方法,了解儿童美术作品,感受人物画的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的观察、分析美术作品的学习兴趣;通过欣赏活动,领悟美术的价值,引领学生对生活热爱的情感,激发学生表现美好生活的愿望;引导学生热爱祖国民族、民间传统绘画艺术的情感。 教学重点:学习从人物表情、动态、以及内容、画法等方面,观察欣赏作品,从画面中获得信息;认识美术表现具有多样性,不同形式会呈现出不同的艺术效果。能与他人探讨,会用简短的话语表达对作品的感受。 教学难点:学生细致观察画面、从细节中获得信息。针对绘画作品表达自己的感受;了解美术作品的不同表现形式,感受其视觉效果。 4.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教学 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安排 一 导入 (一)组织教学 (二)请同学们欣赏三幅以不同表现形式所画的,表现同一主题的美术作品 1、国画人物作品 2、油画人物作品 3、线描人物作品 (三)他们表现的同一主题是什么? (四)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我们眼中的人物 学生:它们用不同的变现形式画的人物。 明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5 二、讲授新课 (一)这些作品都是人物画,那什么是人物画呢? (二)人物画也有着不同的种类,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1、道释画:以道教、佛教(释教是佛教在中国的“别称”)为内容的绘画。魏晋、南北朝以来,宗教画极盛,名家辈出,所作以壁画为多。 2、肖像画:指描绘人物形象之画,着重刻划人物本身特定的外形特征和内在神韵,获得形神兼备的效果。 国画的形式、油画的形式 3、仕女画是人物画中以女性形象为描绘对象的绘画。 4、风俗画是人物画的一种。是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