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034193

统编版五下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15次 大小:4725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统编,五下,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 cover
统编版五年级下语文语文期末试卷 得分: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40分) 看拼音写词语,注意把字写得正确、美观。(8分) yóu zhōnɡ shuāi jiāo dù jì sù rán qǐ jìnɡ ( ) ( ) ( ) ( ) fù yōng shīfu zhē yǎn yǎng zūn chǔ yōu ( ) ( ) ( ) ( ) 二、下列每小题的答案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选出来填在空格里。(14分) 1.下面词语书写及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提供(gòng) 忌讳 稚气 B.迸裂(bèng) 呐喊 发证 C.黏着物(niān)欺骗 簇拥 D.眷恋(juàn) 荣幸 喉咙 2. 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同的一项是( ) A.冀复得兔 重复 B.问其故 故事 C.吾盾之坚 坚固 D.弗能应 应答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看着站在桅杆顶端的孩子,大家都吓得心惊胆战。 B.他拿着语文书翻来覆去,想要找出题目的答案。 C.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 D.报刊上常有不明飞行物的报道,我对这种事半信半疑。 4.下列歇后语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梁山泊的军师———无用 B.小葱拌豆腐———名声在外 C.马背上钉掌———离题万里 D.四月的冰河———开动了 5.下列故事不是出自《三国演义》的一项是( ) A.火烧赤壁 B.草船借箭 C.三顾茅庐 D.三打祝家庄 6.下列古诗句中,不是描写儿童生活的一项是( ) A.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B.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C.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D.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7. 下列对人物、出处及特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嘎子 《小兵张嘎》 争强好胜 B.诸葛亮 《水浒传》 才智过人 C.祥子 《骆驼祥子》 结实健壮 D.费奥多罗夫《童年的发现》 大胆探索 三、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4分) 1.小篆形成于战国晚期,通行于两汉,成为汉字发展史上的分水岭。 ( ) 2.《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一诗以“望”为诗眼,表现了诗人失望的心情。 ( ) 3.文言文的朗读特别强调停顿,“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一句正确的停顿是: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 ) 4.古代年龄称谓中,豆蔻年华是指女子十三四岁;弱冠是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纪;花甲是指人七十岁;期颐则是指人一百岁。 ( ) 按要求写句子。(6分) 1.选择一个情境,写一写景物的动态或静态。 放学后的校园 群鸟飞过湖面 2.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立刻抓住他,把他救上了甲板。(注意加点部分,用同样的写法写一句话) 按课文内容填空。(8分) 1.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诗是其中的精华。诗中有景:“ ,夜静春山空。”“ ,山衔落日浸寒漪。”让我们领略到春天景色之迷人。诗中有情:“孤帆远影碧空尽, 。”让我们感受到诗人与友人分别时依依惜别之情。诗中更有志:“黄沙百战穿金甲, 。”那是戍边将士誓死杀敌的英雄气概。 2.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 。”有誉其矛曰:“吾矛之利, 。”路人听后不免心生疑惑,提出:“ ?”其人弗能应也。 3.看到武汉受灾的画面后,弟弟毫不犹豫地向灾区捐出了自己的全部零花钱。 “ ”,希望弟弟能始终保持这颗仁义之心。 第二部分:阅读与理解(共30分) (一)太湖园博园购票须知(8分) 普通票:50元/人。适用于所有游客。 优惠票:40元/人。仅限身高1.4m以上(不含1.4m)的儿童及中小学生,全日制本、专科生,及60~69周岁的老人。购票时须出示有效身份证件。 爱心票:身高不超过1.4m(含1.4m)的儿童(需有成人陪同)。70周岁及以上的老人、残疾人、中国现役军人凭本人有效证件免费入园(老人及残疾人建议有陪同)。 入园时间:园区开放时间8:30—17:00;售票时间8:30—16:00;16:30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