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035388

第14课明朝的统治 教案

日期:2024-05-10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3次 大小:96057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14课,明朝,统治,教案
  • cover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废行中书省、设立三司, 废丞相和中书省,权分六部,设置锦衣卫,以八股取士;了解明朝的经济发展状况;通过对科 举制度的评价,提高学生运用辩证的两点论的方法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 2.联系以往学过的知识,对比概括明朝加强君权的特点,培养学生用联系的 观点,综合分析、对比史实的能力;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增加课堂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明朝君权的加强,在一定时间和一定 程度上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它又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的原因。通过设疑讨论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重点】 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难点】 八股取士的消极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目录、视频、问题导入: 目录: 明朝的建立 朱元璋强化皇权 科举考试的变化 经济的发展 明太祖朱元璋———明朝的统治导入视频 元朝为什么会灭亡呢? 元朝末年,政治十分腐败,各级官吏竭力搜刮民财,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从1351年起,各地农民起义爆发,最终结束了元朝对全国的统治。 二、新课讲解 模块一 明朝的建立 明朝是由谁建立的呢?哪一年?都城在哪里? 1.建立者:朱元璋 2.建立时间:1368年 3.定都:应天府(今南京) 图片:明朝疆域图 模块二 朱元璋强化皇权 材料 “夫元氏(元朝)之有天下,固由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今礼所言,不得隔越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 --《明实录》卷五十九 结合课文和材料,找出朱元璋认为元朝灭亡的原因。 朱元璋认为元朝灭亡的原因是地方分权和朝臣权力过大。 朱元璋为了巩固统治,在政治上采取了哪些措施? 在地方,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先后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监控地方,巩固皇室。 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互不统属。 三司,是布政使司(掌民政和财政),按察使司(掌司法),都指挥使司(掌军务)。三司长官由中央任命。 朱元璋为了巩固统治,在政治上采取了哪些措施? 在中央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六部职权,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材料:洪武十三年(1380)正月,丞相胡惟庸称其旧宅井里涌出醴泉,此为祥瑞,并借此邀请明太祖朱元璋前来观赏。朱元璋欣然前往,走到西华门时,太监云奇紧拉住缰绳,急不能言,拼命指向胡家。朱元璋感觉事态严重,结果发现胡惟庸家藏有士兵。太祖大怒,以“枉法诬贤” “蠹害政治”等罪名,当天处死胡惟庸等。同时藉辞穷追其友好,包括开国第一功臣韩国公李善长等大批元勋宿将皆受株连,牵连致死者三万余人,史称胡惟庸案。 “胡惟庸案”是朱元璋为了解决传统的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强化皇权所采取的暴力行动。 为分散兵权,朱元璋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皇帝直接掌握了军事大权。 问题思考: 朱元璋对地方和中央官制的改动,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权力的分散与制衡。通过分散中央和地方的权力,防止朝臣和地方官员专权,从而加强了皇权。 一次大学士宋濂上朝,朱元璋问他:“昨天在家请客没有,请的哪几位客人?吃的什么菜?”宋濂如实一一回答。朱元璋高兴地说:“说的全对,没有骗我。”说着拿出一张图,上面画着宋濂请客的座次位置。宋濂见了吓得出了一身冷汗。 朱元璋通过什么措施做到“安然朝中坐,却知天下事”? 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 设立锦衣卫和东厂 ①朱元璋设立由皇帝直接指挥的锦衣卫。 职能: 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保护皇帝,镇压官民。 ②明成祖设立东厂。 东厂,明成祖在北京东安门北东厂胡同成立的特务机构,由宦官负责,权力在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