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9042035

人美版(北京) 二年级下册美术 第16课 杂技艺术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10-26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2次 大小:2734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美,北京,二年级,下册,美术,16课
  • cover
课 题 《杂技艺术》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积极探索有效教学的方法,坚持以学生为本进行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依据皮亚杰和布鲁纳建构主义理论,注重体验式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和思维能力。以新的美术课程标准为支撑,制定最适合本课的目标、方法和创作形式。新的美术课程标准总目标里也明确指出:“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2.内容分析 《杂技艺术》是人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的课程内容,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课既注重引导学生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又注重引导学生了解中国杂技艺术的起源和历史,培养热爱祖国传统艺术的情感。本课除了进一步学习夸张的表现人物动态知识以外,还要添画杂技的表演场面。通过欣赏、观察、分析,了解各种杂技的不同动态特征和动态变化,感知杂技表演的场面,从而培养学生养成观察事物良好的习惯,提高造型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 3.学习者分析 知识能力储备方面:我所授课对象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初步具有观察、体验、探究的能力。经过前三册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人物造型表现的能力。如:在一年级下册《画自己》《我的好伙伴》《下雨了》,二年级上册《我爱我家》《节日里》和本册中的《画日记》《大人国小人国》《公交车站》《我们带上红领巾》几课同为以表现人物为主的“造型?表现”领域课业内容。在这几课的学习中,对于如何表现人物造型及动态特点有了一定基础,学生具备了简单的表现能力,为本课的开展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心理生理发展方面:这个学段的孩子们好问、好动、好奇心强,他们有较强的表现欲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但动手能力参差不齐,与他人合作的能力相对较弱,注意力也易分散。 应对措施:二年级的孩子表现杂技动态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优势:画出的作品往往更加质朴、更加生动夸张。所以我在课堂上尽量创设一个相对平衡、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敢说、敢做、勇于表现自我;适时的创设观察、动手、探究、合作的锻炼机会,从学生兴趣入手,循序渐进的教学。 4.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基于让学生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这一基本理念,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杂技艺术的历史及艺术特色,初步掌握运用身体躯干及四肢的变化,以及动作的平衡和发型的变化,夸张地表现人物动态的知识。并能够生动、夸张地表现杂技演员表演的动态和场面。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观察、感知、探究等活动,运用讲授、示范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表现杂技演员精彩的动作和杂技表演场面,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良好习惯,提高造型表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中国悠久传统艺术的魅力,学习杂技演员勇于吃苦的顽强精神,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表演艺术的热爱之情。 重点:观察、记忆、表现杂技演员动作特征及杂技项目特点,学习表现人物的动作变化,表现出生动的表演场面。 难点:大胆、夸张地表现杂技动态特点,构图注意主次、遮挡关系。 5.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可附教学流程图,含板书设计) 一、课题导入 PPT图片展示“金小丑”奖杯 师:这是一座“金小丑”奖杯,金小丑奖是国际杂技比赛的最高奖。被誉为“杂技奥斯卡”。中国自1981年首次参加蒙特卡洛国际杂技节至今,共获得了14次“金小丑”奖,总数在所有参赛国家中名列前茅。这节课老师就带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