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0课《动态之美(一)》 教学方式:合作式学习 探究式学习 信息技术有机整合 教材分析:这是一节“造型? 表现”课,当看到运动场上运动员的不同动态,会使人感受到生动的韵律美、力量美、速度美…┉捕捉人物的动态特征,注意身体各部位的变化,是表现人物动态的关键。所以,创作时必须建立在对人体结构和动作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教师充分利用人体结构模型,引导学生放在桌上进行拼摆,产生不同的姿势。教师还可以选一两名学生当模特,充分利用速写使学生养成严谨的学风。 学生分析:五年级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习的深入, 丰富的感性认识将上升到理性层次,基本的概念逐步形成,美术学科知识的轮廓也逐渐地显现。运用形、色、肌理、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于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教学设计思路:在组织好课堂纪律的基础上,放录像片(运动赛场上颁奖时升国旗的那一幕)提出问题:大家想看一看这些运动员在赛场上拼搏的那一刻吗?导出课题;在讲授新课一环节中,我首先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现运动赛场上运动员奋勇争先的一瞬间,然后分析书中作品;在探究学习一环节中(创作环节中也可以),通过各组拼摆人体自制模型感受运动时的动态特点;绘画创作我是分两个环节走的,一是为了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我引导学生做模特画速写,二是进行创作教师指导;在作业展评环节中,以“运动健儿的风采 中华民族的荣———为主题进行赏析,从而培养学生从小立志学习,将来为祖国添彩的思想品质。 教学目的:1、通过创作作品,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人物动作的技法; 2、学会运用剪、贴、画相结合的形式表现自己的想法;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人体的各种运动动态,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探究加以解决。 教学难点:结合学生的实际,使每一位学生能够真正表现出赛场上运动美的画面。 教学过程: 环节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四、创作实践 五、作品展评。 六、拓展延伸 检查学具准备情况。 放录像或课件,向学生展示运动赛场上运动员拼搏那一幕那一刻吗。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他们拼搏的动态 具有什么美感? 出示课题:动态之美(一) 1、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不同动态,体会其不同美感。 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欣赏:观察你都看到了哪些动态? 2、赏析书中作品。 (1)赏析作品内容。 教师:书中的摄影作品,相当于我们刚才看到的静止画面。 提出一些问题学生思考。 (2)分析表现方法。 背景:画 人物:剪、贴 3、提出作业要求,让学生谈谈自己准备创作的内容? 作业要求:观察记忆人物运动时的动态变化规律,采用剪、贴、 画结合的方法创作一幅表现人物动态特征的作品。 教师引导: (1)以小组为单位,分析人体动态活动模型。 (2)在班级中选一、两名同学做模特,进行人物速写。 (1)以“运动健儿的风采 中华民族的荣———为主题进行赏析学生作品。 (2)以“我们的快乐生活” 为主题进行赏析学生作品。 结合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为了祖国的荣誉,为了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努力学习,刻苦训练,早日成为栋梁之材。 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认真做好 兴趣浓厚 学生带着问题认真欣赏。 跑、跳、投、跃等。 思考: 1、欣赏教材中的图片,谈一谈其中的动态美。 2、你发现哪些人物的动态规律 3、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能使作品表现的更生动呢? 从选材方面谈谈创作构思。 (1)根据需要,小组讨论:拼摆出不同的运动动态或选一名同学做模特作出不同运动动态进行写生。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创作。 通过师评、自评、互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